蛔虫痛在哪个位置 蛔虫病怎么治疗


蛔虫痛在哪个位置 蛔虫病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一、肚子有蛔虫哪里会疼
蛔虫病会引起患者的腹部出现疼痛,这种痛感一般集中在肚脐周围以及上腹部,在发作的时候,患者会感觉到非常不舒服,疼痛难忍,但是一旦痛感消失,患者的身体就会恢复如常 。
这种痛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常常在清晨的时候发生,所以如果患者感觉自己有这种症状,一定不能够疏忽大意,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检查,并且要尽早的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千万不要耽误病情,以免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
蛔虫痛的注意事项也非常多 。对于这种疾病患者,除了服用打虫药物进行治疗之外,还要注意饮食的调整,平时应该以清淡的食物为主,多吃流质和半流质的食物,以尽量的减轻肠胃的负担,对于促进病情的恢复有非常大的帮助 。我们千万不要吃油腻辛辣以及有刺激性的食物,这些食物会对治疗的效果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并且还有可能引起肠胃问题 。由于蛔虫病非常容易复发,所以患者在吃完打虫药之后,还应该定期的去医院进行复查,这样才能够彻底的治愈疾病,避免病情再次复发 。
二、蛔虫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因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 。
1、蛔蚴移行症
蛔蚴在寄生宿主体内移行时引起发热、全身不适、荨麻疹等 。抵达肺脏后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 。肺部X射线检查可见迁徙性浸润性阴影,临床上称为过敏性肺炎或勒夫勒氏综合征 。末梢血液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约10%的患者痰中可查到蛔蚴 。
2、肠蛔虫症
常见症状有脐周疼痛、食欲不振、善饥、腹泻、便秘、荨麻疹等,儿童有流涎、磨牙、烦躁不安等,重者出现营养不良 。一旦寄生环境发生变化如高热时,蛔虫可在肠腔内扭结成团,阻塞肠腔而形成蛔虫性肠梗阻,患者出现剧烈的阵发性腹部绞痛,以脐部为甚,伴有恶心、呕吐,并可吐出蛔虫,腹部可触及能移动的腊肠样肿物 。有时蛔虫性肠梗阻可发展成绞窄性肠梗阻、肠扭转或套叠,必须及时手术治疗 。蛔虫也可穿过肠壁,引起肠穿孔及腹膜炎,若不及时手术可致死亡 。
3、异位蛔虫症
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肠道寄生环境改变时可离开肠道进入其他带孔的脏器,引起异位蛔虫症,常见以下几种:①胆道蛔虫症,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女性较常见 。诱因有高热、腹泻、妊娠、分娩等 。妊娠时胃酸减少,膨大的子宫迫使肠道移位,分娩时强烈的宫缩诱发肠蠕动增加,均可促使蛔虫向胆管逆行 。此病发病骤然,右上腹偏中有剧烈阵发*痛,钻凿样感,患者辗转不安、恶心、呕吐,可吐出蛔虫 。发作间期无疼痛或仅感轻微疼痛 。若蛔虫钻入肝脏可引起蛔虫性肝脓肿,必须及早手术治疗 。②胰管蛔虫症,多并发于胆道蛔虫症,临床征象似急性胰腺炎 。③阑尾蛔虫症,多见于幼儿,因小儿阑尾根部的口径较宽,易为蛔虫钻入 。其临床征象似急性阑尾炎,但腹痛性质为绞痛,并呕吐频繁,易发生穿孔,宜及早手术治疗 。
三、治疗蛔虫病的偏方是什么
1.虫棲肠道 。
主证:轻者无症状,或绕脐疼痛,时作时止,腹痛时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胃纳差或有异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 。重者面黄肌瘦,甚则爱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叶、生米、火炭等 。面部有淡色虫斑,巩膜有灰蓝点,下唇内可出现颗粒样透明小白点,舌尖红,有刺点或舌尖红赤,苔黄腻或花剥,脉弦滑 。部分患儿有成虫排出,偶见呕虫或大便镜检有蛔虫卵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