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节气养生常识 立冬时节该如何养生( 三 )


“冬时天地气闭 , 血气伏藏 , 人不可劳作汗出 , 发泄阳气 。”专家强调 , 一要早睡晚起 , 人们要适当早睡 , 同时 , 早晨也不易起得太早 , 尤其老年人时间允许的话 , 最好等太阳升起 , 阳气生发时再起床 , 以保证充足的睡眠 , 有利于阳气潜藏 , 阴精蓄积 。二要注意衣着 , 太厚太薄都不好 , 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 , 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 , 衣着过多过厚 , 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 , 阳气不得潜藏 , 寒邪易于侵入 。
传统养生认为睡觉是第一大补 。民间有好多俗话:“一夜好睡 , 精神百倍;彻夜难睡 , 浑身疲惫 。”“睡个好觉 , 有如吃个母鸡 。”立冬时节睡觉前 , 先用温水泡洗双脚 , 然后用力揉擦足心 , 除了能祛污垢、御寒保暖外 , 还有补肾强身、解除疲劳、促进睡眠、延缓衰老 , 以及防治感冒、冠心病、高血压等多种病症的作用 。
在冬季 , 由于大自然处于“阴盛阳衰”状态 , 而人应乎自然 , 也不例外 , 故冬天常晒太阳 , 更能起到壮人阳气、温通经脉的作用 。进行日光浴须注意保护头和眼睛 , 以免由于过度曝晒引起头晕目眩、倦怠乏力 。也不宜在空腹、饱腹和疲劳时进行日光浴 , 以免引起头晕等不良反应 。立冬时节进行日光浴 , 应特别注意不可过度曝晒 , 以免紫外线辐射过度引起人体皮肤衰老 , 甚至患上皮肤癌 。
三、立冬节气精神方面的养生
在冬季 , 自然界的蛰虫伏藏 , 用冬眠状态养精蓄锐 , 为来年春天的生机勃勃做好准备 。人体此时的代谢也处于相对缓慢时期 , 因此 , 冬季养生要着眼于“藏” 。“藏”的意思就是说人在冬季要保持精神安静 。中医认为 , 人在冬季 , 一是要能调控不良情绪 。人都会遇到不顺心的事 , 要学会调整控制情绪 , 遇事节怒 , 宠辱不惊 。对于心中的不良情绪通过适当方式宣泄出来 , 以保持心态平和 。二是多晒太阳 。因为冬季天黑得早 , 光照时间短 , 也是容易让人产生抑郁情绪的一个原因 。当黑夜来临时 , 人体大脑松果体的褪黑激素分泌增强 , 它能影响人的情绪 , 而光照可抑制此激素的分泌 , 使人保持好心情 。
立冬的养生应做到精神安静 , 精神上要豁达乐观、合理用脑、保持良好心态 。要保护阳气 , 不过度消耗阴精 。在起居调养上要有规律 , 早睡晚起 , 保证充足睡眠 , 避免过度劳累 , 并注意背部保暖才有利于阳气潜藏 。同时还要适度运动 , 如做操、散步等 。要节欲保精 , 减少房事 。
四、立冬节气其他方面的养生
1.室温应保持恒定:如果室温过低 , 人感觉冷 , 则容易伤人体元阳 。温度过高则室内外温差大 , 外出活动易外感风寒 。所以 , 室温应保持在18℃~22℃之间为好 。但切忌紧闭门窗 , 要坚持开窗换气 , 保持室内空气流动 。
2.背部保养:中医认为 , 背部是人体经脉中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主要部位 。足太阳膀胱经具有防御外邪侵入的作用 。人一旦受寒 , 就会损伤阳气 , 出现上呼吸道感染或陈疾复发、加重等现象 。对于老人、儿童和患有胃及十二肠溃疡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 , 暖背尤其重要 , 这些人最好在立冬后穿一件贴身棉背心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