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贵的纸 古代最贵的纸


明朝最贵的纸 古代最贵的纸

文章插图
在古代,人是皇朝最重要的“资源”,因为有了“人”才能收税、征调徭役、组建军队等等 。因此清查人丁数据并记录、维护,就是古代诸皇朝最重要的国策之一 。户籍制度也正是为了便于人丁数据的管理而诞生的 。
明朝的户帖,类似我们现今的户口本
因为元朝的户籍制度十分混乱,所以明太祖在明朝建立之初并没有直接沿用,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摸索,制定了全新的制度 。
注:元朝的户籍有按职业划分,也有按拥有的财产数划分,还有依据宗教信仰划分 。除此之外还有按贡赋(向朝廷上缴实物)种类划分,为了区分贵族的仆役,也根据他们的服务对象和内容进行划分等等 。史载:“元季丧乱,版籍多亡,田赋无准 。”
洪武十四年,太祖推出了古代史中最严厉也是最周密的户籍制度 – 黄册制度 。详细记录天下每户的乡贯、姓名、年龄、丁口、田宅、资产等等,以备朝廷按需征调 。
相较于前朝的方法,黄册对丁口的统计更加的准确和有效,朝廷就可以最大的限度的使用民力 – 徭役,换句话说平民家庭想要藏丁逃役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
注:徭役可以看作一种人力税,朝廷会根据需要无偿地征调平民来完成水利、城防、宫殿、陵寝等大型工程 。很多情况下平民被征徭役还要自备干粮,而且被征役期间,家庭损失劳动力不说,原本的赋税也不会被减免 。所以徭役对于平民是比税赋更大的负担 。
为了跟踪以及保持数据的准确性,朝廷规定每十年需要重新勘核更新黄册数据一次 。也就是每隔十年重制黄册,旧的黄册则作为档案封存 。不过造册的钱朝廷自己却不愿意出,由被统计臣民自行负担 。
明朝的黄册用纸的规格大致和现在的A3纸差不多,造册是按照“里”(一百一十户为一里)为单位来编册 。造册的钱由各“里”分摊,按理来说百来张纸就可以编成一册,应该不贵 。
但是黄册的实际造价超乎我们的想象 。
海瑞在淳安做县令时上报给朝廷的县衙常例收入中有记录“造黄册每里银二两”,别嫌贵 。海瑞的清廉不用笔者多言了,所以说这个价格应该是大明朝最低的了,下面再来看看高的 。
注:明朝时期一两白银大致可买米二石,看上去不多,但是明朝一户普通家庭,几年也攒不出一两银子 。
万历二十年有一位黄册库官员途经河南时,打听了一下当地的黄册业务:“闻民间有言,军、黄二册加派纸价,至千两之外……大县不过二三百里,小县仅数十里 。一里造册一本,每本不过一二百叶,纸价几何,而动派千金耶?此非积猾之冒破,则为有司之垂涎耳!”
说这纸是大明皇朝最贵的纸一点也不稀奇,宫中御用也不见得能达到这个价格 。没办法,垄断之下,价格不高是不可能的,不腐败也是不可能的 。除此之外还有个原因也决定了它是天下最昂贵的纸 – 决定一个人及其子孙的命运
太祖通过黄册制度给天下子民,按职业划分了户籍,分为了民、军、匠三大类,每类下又各自细分了数量不一的小类 。除此之外,太祖将户籍正式确定为一种世袭身份 。
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户籍在他还未出生时就已决定了,出生后也就只能从事户籍所限定的职业 。非但如此,他的子孙后代也没有选择,是什么身份从事什么职业早已命中注定 。
都说明清之后中华就失去了锐气,导致被超越而落后 。一个皇朝的全体臣民包括他们的后代子孙,几乎是在一瞬间被决定了人生和命运,还想保留锐气确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