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夏天养生之道_夏季如何祛湿


中医夏天养生之道_夏季如何祛湿

文章插图
一、夏季养生之道先养气易上火 需调养心神
中医认为夏属火,与心相应,夏季心火易于旺盛,病人动辄上火发怒,所以,在赤日炎炎的夏季,要重视心神的调养 。要求做到神清气和,快乐欢畅,胸怀宽阔,精神饱满 。
温水澡 防着凉感冒
许多人在夏季的夜晚喜欢在街上纳凉至深夜,甚至整夜睡在星光之下,其实这是不好的习惯,夏季虽然炎热,但是夜里的雾露之气还是会伤害人体 。很容易引起风寒感冒,主要体现在恶寒、头疼、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这个时候喝上一碗姜汤,你会发现感冒症状好了许多 。酷热盛夏,每日洗一次温水澡,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措施 。
祛暑湿 重饮食调节
夏季气候炎热,暑热当令,心火易于亢盛,一般情况下,饮食上宜用清心泻火、清暑之物,如西瓜、绿豆、赤小豆、苦瓜之类,夏至以后,阴气渐重,人们不适合在夏季吃太过寒凉的食物、饮料而伤了脾胃,引起腹泻 。因此,可以藿香、佩兰、苍术泡茶饮以祛暑化湿,调整脾胃功能 。
练身体 做合理运动
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丧失过多,如果运动量过大,更会造成出汗过多,耗伤气阴,患者则出现头昏胸闷、心慌口渴、恶心,甚至昏迷,所以夏季运动不要过分剧烈,而且最好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气功、广播操等,有条件者可到高山森林、海滨地区去疗养 。
补睡眠 调节阴阳气
夏日睡眠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晚睡可顺应自然阴气的不足,早起可顺应阳气充盛,有利于情绪调畅,中午应适当休息,一则或避暑热炎炎之势,二则可弥补夜间睡眠之不足,消除疲劳 。
治痱子 用草药洗浴
大暑以后,往往天暑地湿,暑湿之气交蒸,天气闷热,易患疖疮、痱子等 。注意皮肤护理,同时适当采用一些天然的草药洗浴,则会令人度过健康、愉快的夏季 。如桑叶浴,将桑叶100克左右放入锅内煮10至15分钟,再倒入浴盆内即可,能消除皮肤痤疮、疖肿等 。
二、养生之道之夏季如何祛湿下面我们来看看祛湿养生疗法:
一、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祛除体内的湿气,其实有很多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起作用 。比如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还可以起到美容的效用 。
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材料中,或者煲成粥、煮水喝,都可以利尿、除湿,对水肿的人尤其有效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种方法都有利尿的作用,不适宜尿多的人食用 。
二、传统艾灸祛除体内湿气
传统艾灸具有开郁、祛湿、补阳气的作用,对祛除体内湿气效果很好 。体内湿气较重的人可以艾灸中脘穴(脐上4寸处)10~15分钟,具有补中气、行气活血的功效,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 。
另外,丰隆穴(人体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距胫骨前缘两横指处)、曲池穴(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穴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处)也具有较好的祛湿作用,平时可常灸 。
三、调息养气来站桩
站养生桩是如今调整身心最简单和安全的方法 。它能够在根本上消除阳虚所导致的不少身心问题,健脾祛湿 。
方法步骤:两脚保持与肩同宽,双手抱胸前,呈抱球姿势,双腿同时弯曲,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全身都要放轻松 。在站养生桩的时候,可以在心中冥想,当感到自己的掌心有一种酸麻的感觉,将胳膊举高或放低,高举时不过眉,放低时不过肚脐 。两只手可以左右调整位置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