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里的中国 符号里的中国免费阅读


符号里的中国 符号里的中国免费阅读

文章插图
本文出处:《符号里的中国》,作者:赵运涛,版本:中华书局,2021年7月
一、玉皇大帝的出身
上古时期,商人是多神崇拜,如祖先崇拜、各种自然神崇拜,等等 。其中占主要地位的是祖先崇拜 。商王朝历史悠久,又足够强大,历史上出现了很多英雄,如盘庚、武丁等,商人有很强的部族自豪感,他们认为自己的这些先人足以保护自己 。周人则不同,周人历史上一直自称“小邦周”,足见它的弱小 。周人为了能联合其他邦族一起对付商,就必须克服自己部族祖先崇拜的局限性,因而更具包容性、显得更为强大的“天帝”的崇拜信仰就被提高了 。“天”的观念,是周人独有的,从周初开始,“天帝”成了至高神 。《诗经》中的《皇矣》曰:“帝谓文王:询尔仇方,同尔弟兄 。以尔钩援,与尔临冲,以伐崇墉 。”天帝曾亲自站出来为文王出主意,告诉他如何打败敌人:要与地位相当的国结合起来,要联合同姓兄弟之邦 。用爬城钩援和攻城车辆,讨伐攻破崇国城墙 。
在春秋战国之际,南方楚地的最高神是“东皇太一”,屈原《九歌》中就有祭歌《东皇太一》篇 。汉代依旧把“东皇太一”作为最高神进行祭祀,如《汉书 · 郊祀志》曰:“天神,贵者太一 。太一佐曰五帝 。古者天子以春秋祭太一东南郊 。”直到北宋,“东皇太一”都是皇家祭祀的最高神祇,但因为只是天子祭祀,所以民间并没普及这一信仰 。到了宋代,随着玉皇大帝信仰在社会上的广泛传播,玉皇大帝就逐渐取代东皇太一而成为至尊神 。
最早出现“玉皇大帝”的名字,是在南朝时期陶弘景的《真灵位业图》中 。其中提到了“玉皇道君”“高上玉帝”,但这二位神仙地位都不高,一个排右位十一位,一个排右位十九位,都属于元始天尊的下属 。
到了唐代,道教被奉为国教 。封建统治者认为,若把神仙权力系统和君权系统对应起来,就可以利用道教信仰更好地统治百姓 。百姓信仰一个最高神,就是对最高权力的崇拜与信服,而皇帝是人间最高权力的拥有者,是最高神在人间的代理人,也就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 。不断强调对“最高”的崇拜,也就加强了皇权的威严 。
在唐代,随着道教地位的提高,玉帝的声名也呼声日高 。王维有诗曰:“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 。”李白有诗曰:“入洞过天地,登真朝玉皇 。”白居易也有诗曰:“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 。”此外,还有元稹的“我是玉皇香案吏”,孟郊的“手把玉皇袂”,韩愈的“乘云共至玉皇家”,陆龟蒙的“手把玉皇书一通”,等等 。中国传统中盛行玉崇拜,玉既代表一种品德,也代表永久,玉帝也就是品德高尚而永久在位的帝王 。
到了宋代,宋真宗将玉帝与上古以来的天帝合二为一,于是玉帝就由呼声的“最高”而真正实现了地位的“最高” 。史书记载,有一天,宋真宗告诉大臣,他梦见有神人来传玉帝的命令,要求他们崇奉玉帝,于是他下诏,从此开始祭祀玉帝,并为玉帝造像 。宋真宗还封玉帝为“昊天金阙至尊玉皇上帝”,后来又封为“昊天金阙无上至尊自然妙有弥罗至真玉皇上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 。同样信仰道教的“道君皇帝”宋徽宗,也对玉皇大帝推崇备至,加封玉帝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昊天玉皇上帝” 。
经过皇家的宣扬,玉帝信仰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但在道教信徒心目中,最高神祇是老子或“三清” 。玉帝成为至尊神,并不是道教本身发展的结果,而是在君权之下儒释道三教合流过程中儒家的一种宗教建构 。君权是至高无上的,天子的地位是天帝所授,因而在儒家看来,最高神自然就应该是天帝,即玉皇大帝,所以朱熹说:“老聃之流岂可僭居昊天上帝之上哉?”他认为玉皇大帝的地位应该在道祖老子之上 。这也是后来在道教之外,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有的一种普遍观念 。随着玉帝信仰的不断完善,玉帝在天庭如同人间帝王一样,有了文武群臣,负责管理各种事务 。这就越来越脱离道教寡欲无为的宗旨,而接近儒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了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