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准备好了 中国制造


中国制造准备好了 中国制造

文章插图
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胡杰

一转眼,已从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到了如今的倒计时50天 。
这50天的加速冲刺中,不仅有多场冬奥测试赛的成功举办,有中国运动员冰雪赛场的争金夺银,更有冬奥场馆和服务工作的蓄势待发 。
北京和张家口赛区,已万事俱备,只待冬奥 。
海报设计:白浪
170台造雪设备,24小时持续作业,这便是如今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场景 。
从11月15日开始,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便开始了造雪工程,并预计于2022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造雪任务,确保以最完美的状态迎接北京冬奥会 。
和延安赛区相同,各冬奥场地的造雪工程都在紧锣密鼓的展开中 。而随着冬奥项目的开展,中国冰雪装备器材产业也驶入快车道 。
云顶场馆按照人工造雪占六成、自然降雪占四成的比例进行造雪 。
精细造雪讲究多,冬奥会的雪分九种型号
造雪二字,对于如今的冬奥会来说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 。
自然产生的新降雪、融化后重新凝结的雪、长期堆积的雪等各类雪况拥有不同的物理特性,甚至雪温差异也会影响其性状 。因此想要有性状相对稳定的雪道,人工造雪都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
据可查询的记录,1980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是首届采用人工造雪措施的冬奥会 。近年来,在温哥华、索契以及平昌等地举行的冬奥会均大量采用了人造雪 。在2018年平昌冬奥会中,人造雪用量达到了总使用雪量的90% 。
按照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竞赛标准以及国际惯例,北京冬奥会比赛使用的雪是天然雪结合人工造雪 。其中云顶场馆按照人工造雪占六成、自然降雪占四成的比例进行造雪,以满足世界杯比赛对雪道速度和硬度的要求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造雪 。
与大家印象中的不同,冬奥会的造雪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以国家高山滑雪为例,这里分为竞速冰状雪赛道和竞技冰状雪赛道 。
前者需要工作人员先将雪道翻开,将雪块破碎形成约40厘米的疏松层后用水炮进行注水,同时反复翻压将湿雪搅拌均匀,确保雪层赛道范围内冰状雪层厚度一致,没有大的气泡,之后迅速将赛道压平、低温板结,雪层会自下而上形成一层“冰壳”,上面的浮雪再由赛事运营队员用滑雪板侧滑的方式铲去,修整后的赛道看上去光滑如镜 。
而后者雪道经过初步压雪平整并通过自然低温板结后,对雪层含水量进行初步测定,按照国际雪联要求的赛道含水量标准调整好注水器水压后,使用一种独特的Z字型注水器注水,整个过程不仅要保证雪道中每立方米的雪含水量相同 。
冬奥会的各项赛事,对于雪上的要求都不相同 。因此造雪团队会根据场地需要的不同需求造雪,甚至张家口古杨树场馆山地运行场地的造雪设备,能够设计出九种型号的雪,从而打造优质赛场 。
云顶滑雪公园为了防风还首次在U形场地和空中技巧场地设置了防风网 。
造雪有方,科技与绿色是重点
为了打造更加优质的北京冬奥会赛场,各个场地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造雪工作 。
11月15日开始,延庆赛区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便正式开始造雪工程,并预计于2022年1月中旬完成所有造雪任务 。
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采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高效节水人工造雪设备和智能化的造雪系统,通过对气象等情况的实时监测,选择最适宜的条件下启动造雪机,并根据外界环境动态保持最佳的造雪效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