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化瘀泡酒配方有哪些 活血化瘀的三大方法( 二 )


3.太白穴:位于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后下方凹陷处 。
对于痛风病人,尤其是大脚趾疼痛、变形的病人,您平时一定要经常用艾条对着肿胀、疼痛的部位进行灸疗,效果会特别好 。当然,一定要记得灸我介绍给您的隐白穴和太白穴 。
艾灸促进了局部的气血循环,防止沉积,原来的沉积也会慢慢变小,关节的变形和疼痛就会大大改善 。
再给您特别介绍一个穴位,叫做公孙穴 。公孙穴也在第一跖骨的基底部,与太白穴相比,太白穴在第一跖骨的前端,而公孙穴则在第一跖骨的后端 。在做艾灸的时候,艾条的热量也能灸到这个穴位 。这还是一个能够调理脾胃的特效穴 。
4.公孙穴:位于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缘,是调理脾胃的重要穴位 。
找这个穴位,有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我们首先从大脚趾的位置,从前往后推,推到第一大脚趾的根部,之后再向上、向后推 。这时候,就能摸到一个凸起的小骨头,您就找到公孙穴了 。
三、活血化瘀的三大方法
1、活血化瘀的日常护理
在日常生活中,崴脚等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当急性期(伤后24-48小时)过去之后,扭伤的地方会出现淤青,这时我们可以用很简便的方法来处理,即用热毛巾进行热敷,帮助散开淤血 。也可以选用一些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外用药物,比如红花油,倒一些在伤处,用手按摩直至药物被吸收、患处有发热的感觉 。
除了外用的药物,还有一些口服药物,也能够起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的作用,一般多是中成药,如大活络丸、三七片等 。
2、活血化瘀的运动方法
运动是最单纯、有效的活血方式,可以改善血液的高凝状态 。每日用半小时左右活动筋骨,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代谢,可明显改善不适症状 。血淤体质在精神调养上,要培养乐观的情绪 。精神愉快则气血和畅,有利于血淤体质的改善 。反之,苦闷、忧郁则可加重血淤倾向 。多做有益于心脏血脉的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动桩功、长寿功、内养操、保健按摩术等,以全身各部都能活动,助气血运行为原则 。还可按摩膈腧、血海、合谷等穴 。
3、活血化瘀的食疗方法
活血化瘀,用具有消散作用的、或能攻逐体内瘀血的药物治疗瘀血病证的方法 。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脏腑功能失调或者因为外力使局部血脉不通,导致在人体某一部位或组织血行不畅,引起疼痛甚至形成肿块等组织上的变化 。
有通畅血脉、消散瘀滞、调经止痛的作用 。活血化瘀常同补气、养血、温经散寒、清热、行气、攻下等治法配合使用 。活血化瘀有日常调养及中医治疗等方法,日常调理以运动和饮食调理为主,活血化瘀的食物有:葡萄、柠檬、凤梨、葡萄柚、橄榄、山楂、大白菜、芹菜、韭菜、洋葱、山药、大蒜、番茄、花椰菜、蘑菇等 。
四、活血化瘀的常见食物有哪些
1、生姜
生姜性温,味辛 。姜有促进血液循环、健脾和胃、杀菌解毒的作用 。研究表明生姜能降低胆固醇、血糖、血液黏稠度,减少血小板凝集,预防心脑血管梗塞 。
2、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多种活血化瘀的成分 。果胶可降低胆固醇;黄酮素有抗凝作用;籽粒周围的黄色胶状物质含番茄因子,能防止血小板聚集,维持血管壁的弹性,防止动脉粥样硬化,改善血液循环 。
3、鱼
无论是深海鱼、浅海鱼,还是淡水鱼,都含有对抗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的EPA、DHA两种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吃鱼有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功效 。
4、黑木耳
黑木耳具有益气强身、滋肾养胃、活血等功能 。它能抗血栓、降血脂、抗脂质过氧化,从而降低血液黏稠度、软化血管,使血液流动通畅,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 。黑木耳还有较强的吸附作用,有利于将体内的代谢废物及时排出体外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