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七言律诗的句式 七言律诗的基本句式( 二 )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晨、夕修饰谓语摇、奉,玉、天修饰宾语佩、书 。这两句诗的主语被省略了 。
简化为五言诗句:摇佩-趋金殿,奉书-拜琐闱 。
王维 (唐)《酬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馀辉,桃李阴阴柳絮飞 。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
五、加入副词或者近似副词性的动词语或谓语形式1、加在前面
这一类似乎有点费解,先看看加在前面的: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
可以看作2-2-3结构,上联也可看作4-3结构,下联像2-5结构 。
幸有啥啥啥、不堪啥啥啥,整句是谓语形式,及动宾(宾语或宾语从句)结构 。幸、不,作为副词修饰动词:有、堪 。
上联表示肯定,下联表示否定,如果去掉前2字,缩短为五言:
香茶留稚子,秋草送王孙 。
去掉了幸有、不堪,似乎看不出诗人的态度了 。不过,诗人常用意象表达情感,例如香茶肯定是正面的,秋草自然有些负面的情绪,犹如bbc加的滤镜 。
所以,也不能说这两句七言简化为五言,就一定不好 。
出自李嘉祐 (唐)《秋晓招隐寺东峰茶宴,送内弟阎伯均归江州》:
万畦新稻傍山村,数里深松到寺门 。
幸有香茶留稚子,不堪秋草送王孙 。
烟尘怨别唯愁隔,井邑萧条谁忍论 。
莫怪临歧独垂泪,魏舒偏念外家恩 。
又如王维的《大同殿柱产玉芝,龙池上有庆云神光照殿》:岂知-玉殿生三秀,讵有-铜池出五云 。
2、加在中间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不堪、况是,加在了中间,也是副词+动词 。同样也是表达诗人的情感 。
也可以尝试去掉,改为五言:
鸿雁-愁里听,云山-客中过 。
去掉的话,也不影响表达诗人的情感,愁里、客中就自带情感 。只是七言诗去掉中间2字,平仄就是不合律而已 。
出自唐代李颀的《送魏万之京》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 。
关城树色催寒近,御苑砧声向晚多 。
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 。
当然,全诗也可以去掉前2字,改为五言诗:
游子唱离歌,微霜初渡河 。
不堪愁里听,况是客中过 。
树色催寒近,砧声向晚多 。
长安行乐处,岁月易蹉跎 。
颔联的意思有些变化,愁里听的不是鸿雁了,而是游子的离歌 。时间也不清晰了 。不过,也算是一首完整的五言律诗 。
六、前面加2个字的动词,后5字句子形式为其目的语这一类与第五类第一种(岂知-玉殿生三秀)有些分不清 。前2字是副词+动词,后5字是主谓或者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形式 。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一雁飞南海,主谓宾结构的句子形式,作为“独怜”的目的语 。整句诗是谓语形式,这是谓语形式的句子中,包含着句子形式 。
前2字的作用也是抒发诗人的情感 。
出自李白的《寄崔侍御》:
宛溪霜夜听猿愁,去国长为不系舟 。
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
高人屡解陈蕃榻,过客难登谢脁楼 。
此处别离同落叶,朝朝分散敬亭秋 。
七、前面或中间,假如叠字形容词或连绵字这类句式最有名的诗句是这两句: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叶梦得《石林诗话》中说到: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