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中毒 你知道该如何解决 乙草胺的危害 _


乙草胺中毒 你知道该如何解决 乙草胺的危害 _

文章插图
一、乙草胺中毒,该怎样解决
能很多人对乙草胺并不熟悉,这是一种除草剂,在农业上经常被人们使用,据专家介绍,这种东西是有毒性的,如果人体出现乙草胺中毒的话会非常危险,所以要懂得下列治疗方法 。
1.尽快脱离毒源 。
2.尽快把未吸收的毒物排除体外(比如催吐,洗胃) 。
3.有特效药的话,尽快使用 。
4.用激素 。
最好是送医院 。应该要用阿托品,这是中毒是很严重的问题,会导致其他器官的衰竭的 。送去医院,过很少死亡 。
早期及时彻底洗胃,常规给予保护胃黏膜,促进毒物排泄,合并感染者积极抗感染,保护脏器功能、吸氧及对症支持治疗 。笔者对9例口服量较大患者及时进行了HP治疗,采用树脂血液灌流器,其以大孔高分子树脂作为吸附剂,吸附容量大,吸附速率快,生物相容性好,9例患者共进行10次HP,1例2次,效果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并发症 。
二、乙草胺是什么
乙草胺(acetochlor)是一种酰胺类除草剂,其中毒机制主要是肝内经非特异性酰胺酶作用,迅速水解为相应的酸或在某些情况下以原形排出,从而影响机体组织所需的氧气量,导致窒息及死亡 。乙草胺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一种除草剂 。乙草胺纯品为淡黄色液体,原药因含有杂质而呈现深红色 。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和光解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熔点大于0℃,蒸汽压大于133.3pa,沸点大于200℃,不易挥发和光解 。30℃时与水的相对密度为1.11,在水中的溶解度微23mg/l 。考虑到暴露在乙草胺每日摄取容许量以上对人体的潜在危害,以及地表水中乙草胺代谢物对人体的危害,现在还不能排除基因毒性的存在,欧盟委员会决定不予除草剂乙草胺再登记,已下令欧盟成员国在2012年7月23日取消其登记 。现存库存的使用宽限期不能超过12个月 。
三、乙草胺的危害
乙草胺是一种广泛应用的高效除草剂,适用于玉米、棉花、豆类、花生、马铃薯、油菜 、大蒜、烟草、向日葵、蓖麻、大葱等 。其由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971年开发成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除草剂品种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使用量最大的除草剂之一 。它杀灭杂草的原理是破坏禾本科植物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使杂草在短时间内逐渐失绿死亡,达到杀灭杂草的目的 。而同样是禾本科植物的小麦,虽然对乙草胺的抗性比杂草强一些,但乙草胺施用 过量也会对小麦造成危害 。苗子呈点片状发黄、干叶尖,重者死苗,小麦不能安全越冬 。
乙草胺活性受土壤类型、墒情、有机质含量和土壤温度的影响 。土温低、有机质含量高 、降雨少和黏土类地区的使用剂量一般要高1~1.5倍 。砂质土用药量要相应减少, 防止较大的降雨将一部分未完全被土壤颗粒吸附的药剂带人根层,接触幼芽根而可能寻致药害小麦受到乙草胺危害后,田间呈点片危害症状,麦苗变黄,叶片颜色呈现黄绿相间,叶片从叶尖处逐渐干枯,根系发黑,如遇低温天气,表现冷害或冻害症状,轻者叶片干枯,重者死苗,小 麦不能安全越冬 。这是因为小麦植株内叶绿素 和可溶性蛋白质遭到破坏,对环境的适用能力下降所致 。
乙草胺在自然条件下约需90天就会自然分解,而花生田在地膜覆盖下乙草胺自然分解的 时间被延长,增加了小麦受到危害的几率 。另外对于农作物施乙草胺后遇连阴雨天低温,作 物可能会表现出叶片褪绿,生长缓慢或皱缩,但随着温度升高,便会恢复生长,一般不影响产量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