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方法是什么 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方法是什么 病毒性心肌炎是怎么回事

文章插图
一、病毒性心肌炎的介绍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局限性或弥漫性的急性或慢性炎症病变,属于感染性心肌疾病 。在病毒流行感染期约有5%患者发生心肌炎,也可散在发病 。临床表现轻重不同 。根据典型的前驱感染病史;相应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损伤标志物、超声心动显示的心肌损伤证据考虑该诊断,确诊有赖于心内膜心肌活检 。目前无特异性治疗方法,治疗主要针对病毒感染和心肌炎症 。大多数患者经适当治疗后痊愈,极少数患者在急性期因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死亡 。部分患者可演变为扩张型心肌病 。
多种病毒可引起心肌炎,其中以引起肠道和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感染最多见 。柯萨奇病毒A组、柯萨奇病毒B组、艾可(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为常见致心肌炎病毒,其中柯萨奇病毒B组病毒是最主要的病毒 。其他如腺病毒、流感、副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肝炎病毒、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临床表现取决于病变的广泛程度和部位,轻者可无症状,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猝死 。患者常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或肠道感染史,表现为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倦怠、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闷、胸痛或心前区隐痛、头晕、呼吸困难、水肿,甚至发生Adams-Stokes综合征;极少数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 。
体格检查可发现:
1、心脏增大:病情轻者通常无心脏增大,重者可出现心脏轻到中度增大 。
2、心率和心律的改变:与发热不平行的心动过速、心率异常缓慢和各种心律失常,其中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常见 。
3、心音变化:第一心音减弱或分裂,心音可呈胎心律样 。
4、若同时有心包受累,则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
5、合并心力衰竭的其他体征:肺部湿性啰音、颈静脉怒张、肝脏增大和双下肢水肿等 。
6、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的体征 。
二、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
一、风湿性心肌炎
风湿性心肌炎是风湿热的重要表现之一, 其发病与链球菌感染有关 。因此, 风湿性心肌炎患儿发病前多有链球菌感染史, 如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等 。本病的特点是: ①多发于学龄儿童和青春期, 婴幼儿甚为少见 。而病毒性心肌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 包括新生儿、婴儿乃至成人 。②心脏受累包括心内膜、心肌和心包, 故称全心炎, 以心内膜受累最多见, 尤其是二尖瓣和主动脉瓣 。而病毒性心肌炎主要侵犯心肌, 也可累及心包, 此时称为病毒性心肌心包炎 。累及心脏瓣膜者甚为少见 。③风湿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奔马律, 心电图以P2R 间期延长(é 度房室传导阻滞) 为主, 严重心律失常者少见 。而病毒性心肌炎多有各类早搏, 也可有不同程度的窦房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及心动过速等 。另外,风湿性心肌炎引起猝死者少见, 而病毒性心肌炎可致病儿猝死 。④风湿性心肌炎的实验室检查可有链球菌感染的证据, 如抗“O ”高、C 反应蛋白阳性等 。而病毒性心肌炎主要表现为心肌酶谱异常, 或与病毒感染有关的抗体滴定度升高, 免疫球蛋白异常 。
二、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FE) 和心肌炎有相似之处 。其病理改变主要是心内膜弹力纤维增厚, 病变可累及瓣膜、心内膜下心肌也可发生变性或坏死 。本病多发生于6 个月左右的婴儿 。其临床表现为心脏扩大(以左室大为主) 和充血性心力衰竭, 可由上呼吸道感染诱发; 心电图表现为电压高, 提示心房或心室大(以左室大为主) 。而病毒性心肌炎多为低电压和ST2T 波异常 。EFE 之超声心动图主要表现为心内膜反光增强、增厚, 心肌收缩无力; 而病毒性心肌炎多数表现正常,有心力衰竭时可见心腔扩大, 心肌收缩无力, 少数可见心包积液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