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是剑术高手 庄子的剑术( 三 )





然而,这种全民尚武好斗的风气,在当时已经引起了统治集团内部一些人的不安,《隋书》记载,当时有个叫柳彧的侍郎就上疏说:“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曰,作角觝戏,递相夸竞,至於麋费 。请禁之 。”他明确要求禁止每年正月十五日的搏击比赛活动 。


后来,随着统治者对驭民之术研究的愈发深入,儒家思想成了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社会风气转向重文抑武,宋太祖赵匡胤颁布谕旨,民间禁止拥有兵器:“京都士庶之家,不得私蓄兵器 。”此后,宋朝历代皇帝几乎都重申这条禁令 。



宋朝时,文官地位高于武将,职级相当时,文官可以节制武将,宋朝最猛的武将在文官面前也要低头 。


庆历八年到皇祐五年,名将狄青任定州总管时,韩琦任定州知州兼安抚使 。有一次,狄青的下属焦用因为犯错被韩琦抓了,狄青赶去求情,他站在台阶下不敢上前,只是恳请堂上的韩琦:“焦用作战勇猛,是个有军功的好男儿 。”可是韩琦听后却讥笑道:“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名者才是好男儿!”然后当着狄青的面诛杀了焦用,狄青惊惧万分,浑身战栗,却不敢离开,直到有人提醒韩琦狄青还站在堂下,他这才让狄青回去 。



王铚编的《默记》是这样记载这件事的:“……青旧部焦用押兵过定州,青留用饮酒,而卒徒因诉请给不整,魏公命擒用,欲诛之 。青闻而趋就客次救之 。魏公不召,青出立于阶下,恳魏公曰:‘焦用有军功好儿 。’魏公曰:‘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此岂得为好儿耶?’立青而面诛之 。青甚战灼 。久之,或曰:‘总管立久 。’青乃敢退 。”


狄青对此也很不忿,经常对人说:“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 。”然而,宋朝的大环境下,他毫无办法 。在一个文人拥有绝对权威的社会中,民风自然变得柔弱,这也是有宋一代,始终受异族欺凌的一个重要原因 。


元朝入主后,人口稀少的蒙古人面对数量庞大的汉人,他们会不可避免的感到焦虑和恐惧,对民间习武活动自然要严加限制 。


明朝建立后,延续了重文轻武的价值观,当时来华的西方传教士留下了许多这方面的记载 。在他们笔下,当时中国男人打架时,先是翘着兰花指对骂,然后互相推胸、揪头发、吐口水,连王八拳都不会抡 。其实这种情况在宋朝已经形成了,《清明上河图》里,就有对打架场景的描绘,就是两个男人互揪头发,丝毫不见勇猛强悍的气概 。
到明朝时,民间武术已经是花拳绣腿,流于形式了,以至于名将俞大猷惊讶地发现,连少林寺里的功夫都已经失去了实战价值 。



到了清朝,对民间习武活动的限制更加严厉,雍正颁布了《禁止拳会谕旨》,严禁民间有组织地练习武术,“饬地方官,将拳棒一事严行禁止!”雍正帝认为,教授和学习武术的都是些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之徒,往往聚众闹事,惹是生非,所以他严令,民间既不允许开馆教拳,也不允许拜师习武,“以后仍敢自号教师教人演练拳棒,以及投师之人,即行拿究!”


在清朝,普通民众是不允许携带刀剑出门行走的,更不允许私设擂台比武,过去朝代那种比武时订立生死文书的免责申明方式在清朝完全无效,一旦出现死伤要按杀人罪论处,民间发生打架斗殴,也要依律严惩 。



如果实在想习武,只有一条途径,就是从军,但是军队里只练力量和骑射,并不需要拳脚功夫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