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贺知章歌颂春天的一首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贺知章


宰相贺知章歌颂春天的一首诗 描写春天的古诗贺知章

文章插图
文/ 空青
人生该是追求美的旅程 。
静下来,读读诗吧 。
【故事】
小的时候跟着姥姥学过一篇“口诀”,从“一九”一直数到“九九”,每一句都对应着不同的物候 。
这也是我们先祖流传下来的智慧,在没有智能日历的古代,祖先可以根据各种物候、节气来决定农作时机 。但是现在,大多数人离农村生活越来越远,小时候这些朗朗上口的口诀也都被埋藏在记忆里了 。
很小的时候生活在农村,还会特意跑去问妈妈,今天是“几久” 了?然后跑出去看柳树发芽了没有,雁子回来了没有 。现在生活在城市,很久没有这种闲情雅趣了 。
就连背的很熟的口诀,也只剩下了这两句还在脑海之中:
“五九、六九,隔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
这两句描绘的是北方春天最典型的两种事物 。满条街的柳树、初夏的柳絮、春天的燕子以及北归的大雁,都是我曾经在小县城里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
其实,人们对春天的渴慕与期盼,从古至今都没有变过,无论农村还是城市。春天来了,公园里的花会开,空气里会有芬芳,气温会上升,会有蜜蜂和蝴蝶穿梭……
接下来的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古代人对柳树的喜爱和对春天的向往,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一些人唤回对季节的敏感 。
【诗篇】
咏柳贺知章 〔唐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诵析】
写前言的时候有些犹豫,因为一直在谈春天,好像和这首诗关系不大 。但毕竟是一代人的生活回忆,写出来多少也是有些意义的 。下面我们来看贺知章这首描写柳树的诗 。
贺知章是唐朝宰相,就是称李白为“谪仙人”,并且摘金龟换酒同饮的那位 。贺知章的仕途顺畅,做官做了五十多年没什么波澜,80多岁荣归故里当道士,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
他流传下来的诗篇并不多,《全唐诗》中只记载了19首,数量虽然少,含金量却不低 。今天这首《咏柳》,以及更加家喻户晓的《回乡偶书》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 。
来看第一句,“碧玉妆成一树高”,将柳树比作碧玉 。碧玉这个词恰到好处,一方面显出柳树的鲜嫩新翠,一片片绿叶仿佛带着玉石的光泽,很形象;另一方面,碧玉又是又是南朝宋代汝南王的小妾的名字,“小家碧玉”,又是对柳树袅袅婷婷、柔软飘拂的气质的描绘,可谓“一举两得” 。
“万条垂下绿丝绦”,上句柳树,这句写柳枝,同样用到比喻,同样生动形象 。仿佛万条绿色的丝绦垂下,将柳枝与丝绦联系,其气质也就不言而喻 。
后面两句是本诗有趣的地方,前句设问后句回答 。因为前面两句已经对柳树、柳枝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再写下去或有画蛇添足之嫌,所以干脆弃之不写 。先故意设问“叶子究竟由谁裁出”,并不直接回答,而荡开一笔写春风如剪刀,惹读者会心一笑 。
【尾言】
最近读到袁行霈先生的论文,对此诗又有新的理解 。贺知章咏柳树,其诗意却不止于柳树,而是在歌咏春天 。
人们对春天、对季节的感觉,往往来自自然界的变化 。迎春花开花,柳树发芽,河水解冻,都是如此 。
贺知章看到柳树发芽,自然也意识到了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到来总是让人激动,遂有此轻快明朗、新颖巧妙的小诗 。
【拓展阅读】
咏柳曾巩 〔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我会立即删除!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