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后,为何一次性设立了五个都城?


曹丕称帝后,为何一次性设立了五个都城?

文章插图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古代王朝大多只会设立一个都城,用来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 。但有些时候,如唐、明等朝代,也曾设立过“陪都”,用来平衡东西、南北之间的差距 。
奇怪的是,曹丕称帝以后,却一次在魏国设立了五个都城 。
裴松之引《魏略》记载:“改长安、谯、许昌、邺、洛阳为五都,立石表,西界宜阳,北循太行,东北界阳平,南循鲁阳,东界郯,为中都之地 。”
那么,曹丕为何要这么做呢?曹魏五都,又有哪些存在的意义呢?
谯许:奠基之都谯县是曹操老家,也是曹氏一族的祖地 。在曹操霸业中,谯县曹氏与距离谯县不远的沛国夏侯氏,立功颇多 。诸如曹仁、夏侯渊、夏侯惇等宗室将领,更是曹氏一族最为倚重的肱骨力量 。
自曹操统一北方后,以曹氏、夏侯氏为核心的宗室集团,吸收大批寒门子弟,成为了曹氏用来对抗北方士族的中流砥柱 。所以,谯县才能一跃成为五都之一 。
许都的地位与谯县类似,都是曹魏政权的奠基之地 。自建安初年以来,曹操迎奉汉献帝至许,“奉天子以令不臣”,从而在政治上占据了大义之名 。如此一来,曹操才能以天子诏令操控天下群雄,一步步壮大自己 。
但随着曹操与汉献帝关系的恶化,曹操迁都至邺城,将许都留给了汉献帝 。此后,许都便成了汉室旧臣的“大本营” 。曹魏将许都设为五都之一,也是考虑到这些人心中对汉室的寄托 。
邺城:魏兴之地邺城,是曹操时代的“都城” 。其本属于冀州治所,为袁绍所控制 。曹操击败袁氏余党后,成功占据邺城,并得到了“天下重资”的冀州 。
与兖州相比,冀州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还拥有丰富的物产、人口与战马资源 。故曹操定鼎北方后,一直以邺城为核心控制黄河流域,进而辐射整个北方地区 。
除此之外,邺城还拥有领先全国的交通网络枢纽 。从陆路看,邺城的地理位置更偏北方,是以曹操可以据此打击北方的游牧民族 。于是,南匈奴、鲜卑、乌桓等部接连请降 。从水路看,邺城也拥有发达的邺水网络,这方便曹操西进南下,快速支援各地 。
当然,邺城还是魏国的兴起之地 。曹操进魏公后,便以邺城为封地;后曹操进魏王、立宗庙,仍是在邺城完成 。经过多年发展,邺城不仅发展为了曹魏政权的“龙兴之地”,也在日后成了北魏政权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
洛阳:一统之需随着曹魏政权对外经营政策的变化,邺城的地位便不如洛阳了 。
这是因为:曹操执政期间,其发展重心着眼于北方,故以邺城为都 。但曹丕称帝后,遏制吴蜀两国的发展,乃至将他们攻下,才是魏国此时的发展目标 。
洛阳是东汉古都,光武帝刘秀选择此地,便看中了他退可据守关中,进可遥控关中、巴蜀、江东地区的绝佳战略地位 。曹魏迁都到洛阳,也是为了适应其发展需求,以完成统一大业 。
需要注意的是,曹魏最终定都洛阳,也是为了争夺“正统地位” 。洛阳位于天下之中,为中原地区的核心之地 。曹魏承袭东汉,自诩正统,也应该位于天下中心 。
只可惜,曹氏最终被司马氏击败 。司马昭、司马炎掌权后,利用洛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功统一了北方 。
长安:西北之安作为周、秦、西汉的首都,长安一直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之一 。其拥有如此地位的根源所在,也与地理位置有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