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文明与绛州


远古文明与绛州

文章插图
文:南福明
近期读《中国通史》(李伟智主编2006年出版) , 前言中说“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 , 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泱大国 。”“自公元前3000至前21世纪 , 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 。”而这个时代也就是历史上的“三皇五帝”时代 。
这里的“三皇”指伏羲、神农与女娲 。“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 虞舜(见《中国通史.前言》) 。
那么这一段远古文明与我们绛州有什么关系呢?
一、中国农耕文明的发源地 。
据旧县志记载“绛邑皇古为台骀之国” , “唐为畿内地 , 有大夏之墟”虞夏仍畿内地 , 实冀州之域,又为御龙氏国” , “商为逐韦及三?国” , “周职方冀州地 , 初为唐 , 后改晋 , 晋又迁绛” 。
以上这段写在旧志里的话是当年编纂县志的飽学之士经多方考证 , 做出的关于古绛州在远古文明时期地位的结论 。它有这样几层意思:
一是绛州在公元前3000年至5000年前 , 叫台骀国 。这一时期正是伏羲、神农、女娲的“三皇”时期 。伏羲陵在洪洞八卦底村 , 画卦台也在那里 , 距绛州不远 。女娲补天的补天窟、补天台在今襄汾赵城 , 距绛州也不远 。
二是唐尧都于今襄汾陶寺 , 虞舜都于蒲坂(今永济) , 大禹都于安邑(今夏县) 。绛州这块地方在京畿之内 。按周朝历史地理书《职方》属于翼州地域 。
三是在夏朝这里叫御龙氏国 , 到商朝又叫豖韦国和三?国 。总上说明古绛州文明的起源与“三皇五帝”时期紧密相连 。而且有夏民族聚居遗畄下来的遗址 , 即“大夏之墟” 。
从《中国通史》知道 , “三皇五帝”时期文化属于大汶口文化 。“大汶口文化以农业经济为主” , “饲养猪、狗、牛、羊等动物 。渔猎经济占有一定比重 。”(摘自《中国通史.远古文明》)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政治历史文献集 , 《尧典》和《舜典》是其中的第一篇与第二篇 。其中说到了尧启用贤臣能吏后稷、伯益、皋陶、羲和的事 。说后稷发现五谷 , 从小善种种稼 , 尧任用他为农师 , 让他教民稼穑 , 管理农业 。让羲和观天测时 , 制定历法 , 明确二十四节气 , 指导人们春种夏耕 , 秋收冬藏 , 根据季节变化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命皋陶制定法令和典章 。而他们活动的区域主要在古绛州及周边地区 , 姑射山西寺有羲和观星台 。《史记》中说伯益掌管山林 , 传说伯益能懂鸟语与兽语 。实际上就是负责国家畜牧以及捕猎和防治病虫害的官 。伯益后世被老百姓敬为“伯王爷” 。而伯益封侯之地 , 就在新绛候庄 。现存阳王庙又称稷益庙 , 里边就敬着后稷和伯益 。庙中的壁画被美术史界称为现存最早反映中国农耕文明的画作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 文学艺术属于上层建筑 , 它是客观经济基础的反映 , 巨幅壁画恰恰就是远古时代古绛州农耕文明发展的证据 。
《史记.五帝本纪》有“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 , 度四方”的说法 , 这里“艺五种”就是指种植黍、稷、菽、麦、稻等五种农作物 。也就是说在黄帝时我们这里就有相当规模的农耕文明了 , 到尧舜用后稷、伯益、羲和为主管大臣 , 作为京羲之地他们经常活动的地方 , 自然是中国农耕文明发祥之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