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蒲江与眉山交界处有座道教仙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却少有人知


成都蒲江与眉山交界处有座道教仙山,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却少有人知

文章插图
东汉时期 , 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入蜀创立了天师道 , 并在巴蜀地区建立起了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 , 即“二十四治” , 据史料记载 , 仅今天的成都境内就曾多达十个 , 但时过近2000年 , 沧海桑田 , 有的治所已不复存在 , 有的仍有迹可寻 。
从成都往西南约100公里外 , 在蒲江县与眉山交界处 , 有一座长秋山 。相传这里曾是道教“二十四治”之一的主薄山治所在地 , 传说为汉代蜀郡主薄王兴升仙之处 , 在长秋山巅 , 雄踞着一座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太清观 。
知道太清观的存在 , 还是无意中在今日头条上看到一位摄影博主所发关于蒲江太清观摩崖造像的微头条 , 后来又偶然拜读了德国学者欧福克所撰《长秋仙迹——重访蒲江太清观》一文 , 才对这个地方产生浓厚兴趣 , 最终决定走一遭 。
太清观位于蒲江鹤山镇境内的长秋山上 , 自驾从成都出发 , 经成雅高速至蒲江再到长秋山 , 上山的乡道很不好走 , 盘山公路只有刚好仅供一车通行的宽度 , 有的路段坡长且陡 , 尤其是过弯道很考验人的技术 , 简直可以称作是蒲江版的“秋名山” 。
不过沿途的风景不错 , 路边种满了柑子树 , 枝头挂满青涩的果实 , 整个山坡都是 。
在山腰之上俯瞰 , 山下的乡村与平原尽收眼底 。
经过很长一段连续爬坡之后 , 在接近山顶位置 , 终于看到了太清观 。路边一棵青葱的银杏树下立着块文保碑 , 上面刻有“成都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清观”字样 。
从文保碑旁拾阶而上 , 一阵梵音入耳 , 上方出现了一座庙宇 , 看着很有年代感的石砌建筑 , 弧形山门上题有别致形象的三个大字——“卧牛寺” 。只是大门紧闭 。
仔细观察才发现 , 在旁边的角落里 , 放置着一头石刻卧牛 , 青色的牛头 , 矫健的身躯 , 古朴浑厚 , 一旁的石碑显示石卧牛为唐代古迹 , 原来卧牛寺一名来源于此 。
从山门两侧的对联“道问李祖函谷奋蹄传青史 , 名系槮冠岢幕咒泉显犀灵”来看 , 这头唐代的石卧牛似乎与老子所骑的青牛有关 。但不知为何放置在佛寺之中 。
在关闭的山门建筑另一侧 , 是卧牛寺的大雄宝殿 , 大殿巍峨 , 气派庄严 , 殿里放着梵音大悲咒 。
来之前了解了一些相关资料 , 如今的太清观并不单指某一座道观 , 而是分布在长秋山巅周围的历史古迹和建筑群 , 时过境迁 , 昔日的道教圣地早已是三教共存 , 所以对于此处出现的佛寺并不奇怪 。
在卧牛寺后院 , 我见到了寺里的守庙居士 , 一位老婆婆 , 通过询问得知 , 太清观面积很广 , 卧牛寺只是一部分 , 这里属于佛家 , 山顶部分属于道家 , 往上走还有好几处建筑 。她说卧牛寺山门部分因为已是危房 , 所以文管局不允许开放 。
老婆婆告知了上山顶的路线 , 就是寺庙后院的一条小路 。入口很荒僻 , 像是很久都没有人走过的样子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