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健康知识_ 春季养生注意哪些方面


春季健康知识_ 春季养生注意哪些方面

文章插图
一、春季健康常识大全
1、防风
在中医中,春季为风邪主令 。而“风为百病之长”,风邪是外来致病因素的第一位 。
专家介绍,春季人体阳气生发,肌肤腠理疏松开放,容易被外来风邪所侵,引发外感病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肺炎等 。“这在中医中都属于温病的范围,正是春季的高发病 。”
防风之外还需要放内风 。专家介绍说,风气痛于肝,主要是因为肝阴不足或者是肝失所养而诱发肝风的 。而肝风内中或者是肝风上扰的话,则是容易诱发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 。
2、防寒
乍暖还寒时候,气温上下波动较大,初春防寒尤其重要 。专家介绍,一防外寒,外界气温变化寒气入侵,易引起感冒等疾病;二防中寒,即为寒气所伤 。“含伤阳,心属阳,寒气入侵,心脏首先居之,因此,早春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发期 。”
3、春季宜养脾胃
肝属木,脾属土 。春季肝气上升,则使肝木过旺而克制脾土,抑制脾胃消化功能,因此春季养生,也需要注意脾胃的调养 。“尤其是那些有慢性胃病或肠胃功能长期不好的人,在这个季节调养脾胃,对一整年的健康都很有帮助 。”专家说 。
4、春季宜养诸不足
经过漫长的冬天,人体的各个器官机能都消耗较多,加上春季阳气生发,容易造成阴阳不调的状况,出现阳虚症状 。如脾阳虚者胃口不好、大便溏湿、气若少神,肾阳虚者手足冰冷、腰膝酸软等 。顺应自然界趋势,春天也是养诸不足的好时机 。
“养诸不足的基本原则,还是以补阳为主 。”专家说,春夏养阳,也是老祖宗千百年来总结出来的养生要诀 。
5、温补阳气,忌酸宜甘
专家说,现在正处于春季,寒气还没有全部退却,所以依然呀服用一些温补的食物,如韭菜或者是葱和姜等食物,这样可以补全身阳气不足 。
但随着天气渐暖、阳气渐升,温补可逐渐减少,转而多吃一些调和肝气、营养心神的食物 。首先忌酸,因为酸性收敛,不利于阳气生 。
发和肝气疏泄 。其次,可多吃一些味甘性缓的食物,如茯苓、山药、百合、大枣等,能够起到缓和紧张烦躁情绪、养育心神、调畅情志的作用;地黄煮粥或枸杞煮粥服用,还可以起到补养肝阴、使肝气阴阳调和的作用;常按揉足三里,可调养脾胃;常按摩背部肝腧穴,可以滋养肝阴 。
6、防火
在中医理论中,肝脏的病理机制为多实少虚 。如果春季调养不当,容易引起肝火上升 。专家介绍,五脏相通,肝火上升也会影响到其他脏腑,引起心火、胃火、胆火等,出现心烦易怒、夜梦惊悸;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口苦口干、胁肋胀满等不适症状 。
专家还提醒,阴虚体质的人群,在春天还容易出现虚火上升的问题,出现心慌失眠、耳鸣头晕、腰膝酸软等问题,因此也要防虚火 。
7、适当春捂,少怒多喜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大病”,防风防寒都需要做到“春捂”,不宜过早换掉棉服,尤其是体弱多病者,不可骤然换上春装;此外,春天尽管温度开始升高,但柚子、梨等性寒的水果也该列入忌口名单,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
二、春季养肝方法有哪些肝脏
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具有调节气血,帮助脾胃消化食物、吸收营养的功能以及调畅情志、疏理气机的作用 。因此,春季养肝得法,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
中医养生学理论认为“春与肝相应”,意思是说春季的气候特点与人体的肝脏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春时节,专家指出,养肝护肝要从饮食、起居、锻炼和情志四方面入手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