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尊儒术"真的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吗 董仲舒是儒家的吗


独尊儒术"真的是董仲舒提出来的吗 董仲舒是儒家的吗

文章插图
提及董仲舒这位西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大儒,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倡导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两千多年的历史格局有着巨大的影响 。那么,董仲舒真的是提出这样激进的观点吗?什么是天人三策?为什么董仲舒在发表远见卓识之后,没有受到汉武帝重用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研究 。
一、什么是天人三策
汉武帝刘彻开始被封胶东王,七岁被立为皇太子,十六岁继承皇位,他能平稳地过渡到皇帝,这与他的父亲—赫赫有名的汉景帝有关(以后再展开篇幅单说景帝) 。虽说是少年天子,可汉武帝本就不凡,有大智慧、大理想 。班固的《汉书》中对于汉武帝的描述,一直被沿用至今,所谓雄才大略 。
正是这样不凡的天子,才会有开阔的眼界 。彼时,他已经深刻地意识到补充治世人才的重要性,那时候也没有科举考试这样的选拔方法 。于是他突发奇想,举办了一个全国性的活动,叫做贤良方正直言敢谏,用以吸引人才,董仲舒就是这波人当中的考霸 。汉武帝当然是召见了考霸董仲舒,提问了三次,董生也回答了三次,史称“天人三策” 。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提出的吗?
不完全是由董仲舒提出,在天人三策里主要说的是"推明孔子,抑黜百家" 。董仲舒是春秋公羊派的学者,推崇的是大一统思想 。当时提出的观点,主要也是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这和秦始皇"焚书坑儒"(其实只是一些方士)是两种不同的方式 。一种是阻断,而董先生的意思是引导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由后人提炼而成的 。
三、为什么这样的人才 ,没有受到汉武帝的重用呢?
1、令人感到疑惑的是,在震惊朝野的天人三策以后,按理说董仲舒应该是平步青云,得道升仙了,为何被汉武帝分配到江都易王刘非那里当国相,后来又做胶西王刘端的国相,这两位王都是以性格残暴著称 。汉武帝刘彻并没有把这个功臣,放在自己的领导班子里,放在自己的身边 。
2、无论是哪个帝王,他们都偏向法家,毕竟法家学说有助于帝王经世治国 。而秦始皇的先例,让汉武帝刘彻感到不安,需要找到一种更和谐的方式来统治国家 。董仲舒的“尊儒”“君权神授”说,恰好为汉武帝执行法家治国,披上道德高点的外衣 。少年天子一眼就看中了董仲舒的观点,可以为其所用,而人才运用点到即止即可,属实是拿捏得当 。
3、任用外戚家的儒生 。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蚡,都是崇尚儒学的,一个是窦太后、一位又是母家的亲戚 。在其尚未站稳之前,还是需要借助他们的势力,来使政权更加的稳固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观念的提出,受到封建帝王的拥护,也使得千百年的封建王朝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