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有哪些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有哪些 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肩锁关节脱位临床表现有哪些呢
肩锁关节是上肢运动的支点 , 在肩胛带功能和动力学上占有重要位置 , 是上肢外展、上举不可缺少的关节之一 , 同时参与肩关节的前屈和后伸运动 。由于肩锁关节位于皮下 , 易被看出局部高起 , 双侧对比较明显 , 可有局部疼痛、肿胀及压痛;伤肢外展或上举均较困难 , 前屈和后伸运动亦受限 , 局部疼痛加剧 , 检查时肩锁关节处可摸到一个凹陷 , 可摸到肩锁关节松动 。
根据伤力及韧带断裂程度、Zlotsky等将其分为三级或三型 。Ⅰ型:肩锁关节处有少许韧带、关节囊纤维的撕裂 , 关节稳定 , 疼痛轻微 , X线照片显示正常 , 但后期可能在锁骨外侧端有骨膜钙化阴影 。Ⅱ型:肩锁关节囊、肩锁韧带有撕裂 , 喙锁韧带无损伤 , 锁骨外端翘起 , 呈半脱位状态 , 按压有浮动感 , 可有前后移动 。X线片显示锁骨外端高于肩峰 。Ⅲ型: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同时撕裂 , 引起肩锁关节明显脱位 。
二、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1.保守疗法
Ⅰ型肩锁关节脱位者 , 休息并用三角巾悬吊1~2周即可;Ⅱ型脱位者 , 可采用背带固定 。方法为患者立位 , 两上肢高举 , 先上石膏围腰 , 上缘齐乳头平面 , 下缘至髂前上棘稍下部 , 围腰前后各装一铁扣 , 待石膏干透后 , 用厚毡一块置锁骨外端隆起部(勿放肩峰上) , 另用宽3~5cm皮带式帆布带 , 越过患肩放置的厚毡 , 将带之两端系于石膏围腰前后的铁扣上 , 适当用力拴紧 , 使分离之锁骨外侧端压迫复位 。拍片证实复位 , 用三角巾兜起伤肢 , 固定4~6周 。亦可在局麻下复位 , 从锁骨远端经肩锁关节与肩峰作克氏针交叉固定 。术后悬吊患肢 , 6周后拔出钢针 , 行肩关节功能锻炼 。
2.手术疗法
肩锁关节全脱位 , 即Ⅲ型损伤的患者 , 因其关节囊及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均已断裂 , 使肩锁关节完全失去稳定 , 上述外固定效果不满意 , 对年龄小于45岁者 , 应手术修复 。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喙锁韧带重建或固定术、锁骨外端切除术、肌肉动力重建术等 。
(1)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此法适用于Ⅱ型脱位患者 。
(2)锁骨外端切除、喙锁韧带移位术
(3)陈旧性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半脱位 , 一般无临床症状 , 不需要手术治疗 。全脱位如有疼痛等症状 , 可做以下手术:①切除锁骨外1/3 , 其外形和功能均能达到满意;②喙肩韧带移位代喙锁韧带:切断喙肩韧带肩胛端 , 将此端缝入已切除末端的锁骨髓腔内 , 拉紧结扎;③肌肉动力移位:肩锁关节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后 , 将喙突从其底部切断 , 连同其上的肌腱向上内移植于锁骨 , 用螺丝钉固定 。利用附着于喙突肌肉的拉力保持锁骨整复后的位置 。
三、肩锁关节脱位术后康复训练
第一阶段康复锻炼(术后3周内):以肩关节被动活动为主 。术后3天即进行伤肢指、指掌、腕、肘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肘关节被动屈伸锻炼 。术后1周开始进行肩关节活动度锻炼 。患者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做顺时针和逆时针划圈运动;医生双手分别握住患肢上臂和前臂做被动上举、被动外旋和被动外展、内收、内旋锻炼 , 以出现疼痛为度 , 然后缓慢回到休息位 。术后2周开始进行肩关节肌力锻炼 。患肢屈肘90° , 用健侧手托住患侧手 , 手用力向前做肩关节前屈的动作以锻炼肩关节前屈肌群;肘部用力向外推 , 做外展动作以锻炼外展肌群;肘部用力向后做后伸动作以锻炼伸肌群;双侧同时用力做耸肩动作以锻炼提肩胛骨肌群;双侧同时用力做内收肩胛骨动作以锻炼内收肩胛骨肌群;患肩做内旋动作以锻炼内旋肌群;患肩做外旋动作以锻炼外旋肌群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