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哪个镇养鱼( 九 )


但朱慈炤终究是大明皇子,隐居民间几十年也没能摆脱心中那高人一等的皇族意识和皇家思想 。他儿子们的名字,都是按照大明皇族行辈取名 , 中间一字为“和”,后一字一律带“土”旁 , 孙子的名字也是中间一字为“怡”,后一字带“金”旁 。儿孙们怪异的命名,和他平日里掩饰不住的气质,终于泄露了他的身份,因此许多反清义士接踵而来、到余姚或明或暗地寻找他,想要拥戴他为主,作为举兵的旗帜 。
朱慈炤少年遭逢大难,又流浪隐居了几十年,根本没有恢复大明社稷的雄壮志心 , 而义士们要拥戴他为主的举动使他又害怕又羞愧 。为了不使双方难堪,他选择了逃避,先后从余姚迁到宁波镇海、又从镇海迁到湖州长兴 。
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在浙江四明山区坚持抗清活动的张念一部被清军击败,首领一念和尚被俘,而他当年曾经到过余姚,并和朱慈炤见过面,之后朱慈炤的行踪他也知道 。在严刑拷问之下,一念和尚透露了崇祯帝第四子尚在,并化名王士元,隐居在湖州长兴 。
得知前明皇子依旧在世、而且隐居在浙江的消息后,清廷着实大吃一惊,原本以为是个虚构人物、最起码也是死了几十年的朱慈炤居然还活着,这使得清朝上下包括康熙帝在内都惊愕不已 。康熙帝立即下令江南地方官员马上缉查,将朱慈炤捉拿到案 。
得到诏令的长兴官吏不敢怠慢,马上派人搜捕朱慈炤 。大难临头的情况下,化名王士元的朱慈炤才向全家人公开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要妻妾儿孙们赶快分头躲避 。
这个时候,朱慈炤的儿子中已经有一人去世,还有五子一孙在世 。为了不拖累他们逃难 , 朱慈炤的一妻一妾、儿媳、三个女儿等女眷都自缢而亡 。朱慈炤自己带着两个儿子逃到山东汶上县 , 改名张用观 , 以给别人当塾师为生,其余儿孙们则分头四散逃亡 。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在清朝官吏的搜捕下,朱慈炤父子还是被官府寻迹而至,最终在汶上被捕 。在这之前,他的三子一孙也都先后被官府抓获,并关在杭州狱中 , 他的孙子已经瘐死于狱 。朱慈炤五十多年的逃亡,最后还是没有能够躲过追捕,他被抓这一年,已经七十七岁 。
朱慈炤被抓后,在审讯中痛快承认了自己就是前朝皇子、崇祯帝的第四子永王 。但主审官询问他为何谋反时,朱慈炤反驳说:“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鬓发皆白、血气早衰,当年三藩作乱时我都没有趁机造反,何况现在太平之日 。再说造反要攻占城池积蓄粮草,汇集人马打造兵器,这些事情,我究竟做没做过一件呢?”
主审官员得到朱慈炤的口供后也觉得合情合理 , 对于这样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也不必太苛刻了,于是把问案卷宗汇总后上报给朝廷,请康熙帝做最后的定夺 。
但康熙帝丝毫没有心软 , 得到浙江的奏报后直接下诏:“尔父子虽无谋反事,但其人不可有 。”同时,康熙帝还使用了当年多尔衮的那一招,故意混淆视听、说朱慈炤是假冒者 , 并把他和五弟朱慈焕调换排行 , 授意三法司会同审讯并论断:“查浙江王士元者 , 供称系前明庄烈帝第五子 , 而庄烈帝第五子朱慈焕已亡故于崇祯十四年 。又遵旨令前明年老太监多人辨认 , 皆言不识 。王士元确系假冒,依律应凌迟处死 。”
因为清朝君臣的有意为之,混淆了朱慈炤和朱慈焕的排行,所以才导致后世史料中有分不清朱慈炤、朱慈焕兄弟二人的生平和排行的情况,这也是后世研究学者们困惑和不解多时的地方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