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前检验有哪些( 五 )


1.2屠宰后的检疫工作
生猪宰后的检疫工作流程为健康检疫、复检与检疫合格证的签发 。对生猪内脏、头部、体表等部位进行细致检查,在此过程中常用血液内原虫检查法与涂片染色等方法分析待宰生猪内部是否存在寄生虫,根据检查方法分析的结果判断生猪健康状况 。复检是对已经通过健康检查的生猪进行再次确认 , 在此过程中检查生猪体内组织的各项指标,一般进行此项工作考虑到效率的问题,所以常使用随机检查法 , 完成复检相关的工作后,无健康问题的生猪进入下一检查环节 。通过健康检查与复检的生猪,其已经达到国家对畜产品提出的要求 , 可以进入市场,对于此类产品可以签发检疫合格证 。
二、生猪屠宰检疫的重点内容
屠宰生猪后需要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以下为生猪不同部位检查的关键要素 。
2.1头部与体表检查
动物疾病常伴随淋巴结病变 , 考虑到猪的淋巴结主要分布在头部 , 因此在生猪屠宰检疫后需要进行头部检查,同时需要将其作为检查工作的重点 。猪屠宰后进行头部的检查,结合头部检查的结果可以判断生猪的状态 , 比如生猪下颌出现肿胀与异常充血的情况,极有可能是生猪受到某种疾病感染所致 。
另一方面,进行生猪体表检查工作时,对生猪体表的各个部位进行无死角的观察 , 发现生猪存在红斑、丘疹等表征后应该立即销毁 。
2.2胴体检查
胴体是生猪检查的重要内容,相关检查数据可以作为评估、判断生猪健康状态的有力依据 。进行胴体检查工作时 , 首先完成放血检查接着进行开膛检查,在放血过程中需要观察放血程度 。放血工作顺利进行,可以间接的表明生猪状态良好 , 患有疾病的可能性较低;一旦出现放血不全且生猪局部存在血液淤积的情况,生猪可能患有某项疾病 。其次,进行开膛检查工作时 , 应该在开膛后重点检查生猪内部脂肪、肌肉等组织,判断生猪各组织健康状态 , 是否存在病灶,一旦发现内部组织存在水肿、坏死等病灶后应该结合相应的表征判断疾病类型,在此基础上采取科学化的处理方法 。
2.3脏器组织器官检查
进行内脏检查的过程中,需要依次完成生猪心脏检查、肺脏检查与胃肠道检查等工作 。检查心脏的时候采用观察法观看心脏结构与心脏的颜色,从心脏颜色可以判断生猪的状态,如果生猪心脏呈、深红色或浅棕色可以侧面反应心脏健康指数较高,出现其他颜色证明生猪的状态不佳 , 可能患有动物疾病 。另外,发现心脏结构异常,需要进行深入的检查,查明生猪可能存在的问题 。其次,在肺脏检查过程中根据其形态、大小与颜色进行判断,查看肺脏表面存在出血点,在检查环节发现生猪肺脏在形态、大小与颜色等方面 , 即便及存在一项异常情况,均代表生猪可能患有肺部疾病 。最后,进行胃肠道检查期间需要观察并确认胃肠组织是否出现黏膜出血、穿孔等损伤,如果相关层面均无问题便可以进行下一项检查工作 。

2.4复检
在屠宰检疫结束后需要再次进行复检,确保经过检验的生猪其拥有健全的证明材料同时已经加盖印章 , 达到流入市场的相关标准 。另外,在屠宰复检环节中一旦发现生猪存在问题,需要结合处理要求与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无害化处理 , 快速销毁生猪身上的印章,标记不合格的生猪并加强对其的管控,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
综上所述 , 生猪屠宰检疫工作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检疫作业要点,并按照完善的检疫流程完成生猪屠宰前与屠宰后的检疫工作,以便准确的判定生猪的状态,结合检疫工作结果科学的处理生猪制品 。目前,随着大众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生猪屠宰检疫的关注人群在不断增多,在这种趋势下更需要不断完善检疫工作机制 , 以此为大众安全饮食提供坚实的保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