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蟹塘如何管理

早期蟹塘如何管理 , 长江入海口螃蟹种类?新春时节 , 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 , 已是满眼绿意 。驾车过长江隧桥,沿着陈海公路一路向西北,道路两旁的松柏快速向后闪过 。车快开到陈海公路尽头时 , 便是绿华镇了 。
绿华 , 镇如其名 , 散发着迷人光彩 。见到“蟹王”黄春时,他正和乡亲们一起在蟹塘忙前忙后 。“这几天在收尾了,清塘消毒,准备放苗!”黄春说着抬头擦了把汗,咧嘴笑了 。刚刚忙完的一年,又是崇明蟹丰收的一年,“清水蟹”的品牌越叫越响 。
崇明蟹,始称老螯蟹、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 。作为中国第三大岛的崇明岛,地处长江入海口咸淡水交接之地,每年入冬时节,成年的中华绒螯蟹不远千里,纷纷游至崇明岛附近水域,在咸淡水交接的地方繁衍 。
20年前,土生土长的崇明人黄春还只是在长江口兜售蟹苗 。那时,上海长江隧桥尚未动工,崇明岛依然孤悬江海,通往外界唯一的交通工具还是渡船 。黄春开挖蟹塘 , 把从长江口渔船上收购来的天然蟹苗投放在蟹塘里养殖6个月,待小蟹养成纽扣般大小的蟹种(俗称“扣蟹”)时,卖给来自阳澄湖等全国各地的养殖户 。
崇明长江河蟹苗种是全国有名的优良蟹苗,阳澄湖大闸蟹的故乡就在崇明,可在崇明本地为什么总是很难养大?黄春不甘心 。2009年,在外奔波多年的黄春“洄游”崇明,潜心研究河蟹养殖技术,一心要打破“崇明蟹养不大”的说法 。通过人工种草、水质调控、饵料配制、科学投喂等手段,重点对良种研发、亲本提纯复壮、池塘生态养成、配合饲料利用、病虫害预警预防等进行科学管理,“崇明小蟹”摇身一变成了肉白而嫩、味鲜而美的“清水蟹”,他也成了乡亲们眼中的上海“蟹王” 。
黄春说,螃蟹喜欢在清澈干净的水体中生活,需要水草为其营造生长环境 , 同时螃蟹也是一个“宅男” ,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尤其是脱壳阶段特别喜欢安静,不能被打扰 。过去,养殖户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采用鱼蟹混养的模式,“四大家鱼”乱窜干扰了螃蟹的正常生长 。而如今,蟹塘内只有生活在水面上层的花鲢鱼和白鲢鱼,这两种鱼既能够吃浮游生物,调节水质 , 又不会影响到水底螃蟹的栖息 。
起早贪黑和崇明蟹打了20年交道,黄春有讲不完的故事 。他常说自己就是一只螃蟹,获得长江母亲馈赠的蟹苗,然后带着蟹苗闯江湖,走到更广阔的天地历练自己 。但走得再远,总要回到故乡 。“我热爱当农民,更以在崇明岛当农民为豪,眼下崇明建设世界级生态岛,我们养蟹人也要行动起来 。”黄春说 。
黄春在绿华镇建起的标准化养殖基地取名“宝岛蟹庄”——在他眼中,故乡崇明岛就好比一颗绿宝石镶嵌在长江的“飘带”上——基地里面有商品蟹养殖区、蟹文化展示体验区和螃蟹品鉴区,游客能在这里“识蟹懂蟹,心中有蟹,再来品蟹” 。最近 , 身为上海市河蟹行业协会会长的他 , 还和崇明其他养蟹人一起,请来水产专家“头脑风暴”,探索更加生态的智能化养殖模式 。“崇明因水而生 , 水质是生态岛建设的重要指标 。现在蟹塘换水的方式是将蟹塘水直接排入沟湖中 , 再将外面的清水引入蟹塘 , 今年我们要通过养殖水体内循环的方式,实现‘零排放’ 。”黄春说,他的愿望就是更加科学、生态地养殖清水蟹,让崇明清水蟹带着世界级生态岛的美丽乡愁,走得更远 。
曾经供不应求的土鸡蛋?真正的土鸡蛋居然会无人问津?不可能,人们只是害怕买到假的土鸡蛋而不会轻易去超市或农贸市场购买而已,下面我会教大家如何辨别真的土鸡蛋的技巧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