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哪里的鱼好吃( 五 )


三. 鹿乳奉亲
鹿乳奉亲
周郯(tán)子,性至孝 。父母年老,俱患双眼,思食鹿乳 。郯子乃衣鹿皮,去深山 , 入鹿群之中,取鹿乳供亲 。猎者见而欲射之 。郯子具以情告,以免 。
郯子,春秋时期人 。父母年老,患眼疾,需饮鹿乳疗治 。他便披鹿皮进入深山 , 钻进鹿群中,挤取鹿乳,供奉双亲 。一次取乳时 , 猎人看到了他以为是麋鹿,想射杀他,郯子急忙掀起鹿皮现身走出,将挤取鹿乳为双亲医病的实情告知猎人,免除了 被误杀的危险 。亲老思鹿乳,身挂褐毛衣 。若不高声语,山中带箭归 。
四.百里负米
周仲由,字子路 。家贫 , 常食藜藿(lí huò )之食,为亲负米百里之外 。亲殁,南游于楚,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乃叹曰:“虽欲食藜藿,为亲负米,不可得也 。”
仲由,字子路、季路,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的得意弟子,性格直率勇敢,十分孝顺 。早年家中贫穷,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 。父母死后,他做了大官,奉命到楚国去,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 , 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 。坐在垒叠的锦褥上,吃着丰盛的筵席,他常常怀念双亲,慨叹说:“即使我想吃野菜 , 为父母亲去负米,哪里能够
再得呢?”孔子赞扬说:“你侍奉父母 , 可以说是生时尽力,死后思念哪!”(《孔子家语·致思》) 负米供旨甘 , 宁辞百里遥 。身荣亲已殁,犹念旧劬(qú)劳 。
五.啮指痛心
周曾参,字子舆 , 事母至孝 。参尝采薪山中 , 家有客至 。母无措,望参不还,乃啮其指 。参忽心痛 , 负薪而归 , 跪问其故 。母曰:“有急客至,吾啮指以悟汝尔 。”
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人 , 孔子的得意弟子 , 世称“曾子”,以孝著称 。少年时家贫 , 常入山打柴 。一天,家里来了客人,母亲不知所措,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 。曾参忽然觉得心疼 , 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跪问缘故 。母亲说:“有客人忽然到来,我咬手指盼你回来 。”曾参于是接见客人,以礼相待 。曾参学识渊博,曾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 , 相传他著述有《大学》、《孝经》等儒家经典,后世儒家尊他为“宗圣” 。母指才方啮,儿心痛不禁 。负薪归未晚,骨肉至情深 。
六.芦衣顺母
周闵损,字子骞 , 早丧母 。父娶后母,生二子 , 衣以棉絮;妒损 , 衣以芦花 。父令损御车,体寒,失纼(zhèn) 。父查知故,欲出后母 。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 。”母闻 , 悔改 。
闵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 , 孔子的弟子,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渊并称 。孔子曾赞扬他说:“孝哉,闵子骞!”(《论语·先进》) 。他生母早死,父亲娶了后妻 , 又生了两个儿子 。继母经常虐待他,冬天,两个弟弟穿着用棉花做的冬衣 , 却给他穿用芦花做的“棉衣” 。一天,父亲出门,闵损牵车时因寒冷打颤,将绳子掉落地上,遭到父亲的斥责和鞭打 , 芦花随着打破的衣缝飞了出来,父亲方知闵损受到虐待 。父亲返回家,要休逐后妻 。闵损跪求父亲饶恕继母,说:“留下母亲只是我一个人受冷,休了母亲三个孩子都要挨冻 。”父亲十分感动,就依了他 。继母听说,悔恨知错,从此对待他如亲子 。闵氏有贤郎,何曾怨晚娘?尊前贤母在,三子免风霜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