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哪里的鱼好吃( 六 )


七.亲尝汤药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三子,初封代王 。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 。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 。仁孝闻天下 。汉文帝刘恒,汉高祖第三子 , 为薄太后所生 。高后八年(前180年)即帝位 。他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侍奉母亲从不懈怠 。母亲卧病三年 , 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他在位24年,重德治,兴礼仪,注意发展农业,使西汉社会稳定,人丁兴旺,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文景之治” 。仁孝临天下,巍巍冠百王 。莫庭事贤母,汤药必亲尝 。
八.拾葚异器
汉蔡顺,少孤,事母至孝 。遭王莽乱,岁荒不给,拾桑葚,以异器盛之 。赤眉贼见而问之 。顺曰:“黑者奉母,赤者自食 。”贼悯其孝 , 以白米二斗牛蹄一只与之 。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 。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母子充饥 。一天 , 偶遇赤眉军,赤眉军士兵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老母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 。” 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二斗白米,牛蹄一个 , 以示敬意 。黑葚奉萱闱,啼饥泪满衣 。赤眉知孝顺,牛米赠君归 。
九.埋儿奉母
埋儿奉母
汉郭巨,家贫 。有子三岁 , 母尝减食与之 。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 , 盍埋此子?儿可再有,母不可复得 。”妻不敢违 。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癫坏枚?。”
郭巨 , 东汉隆虑(今河南安阳林州)人,一说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西南)人,原本家道殷实 。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 , 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 。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 , 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 。”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书“天赐郭巨 , 官不得?。?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 , 回家孝敬母亲 , 并得以兼养孩子 。郭巨思供给,埋儿愿母存 。黄金天所赐,光彩照寒门 。
十.卖身葬父
汉董永,家贫 。父死,卖身贷钱而葬 。及去偿工 , 途遇一妇,求为永妻 。俱至主家,令织缣[音jian]三百匹 , 乃回 。一月完成,归至槐阴会所,遂辞永而去 。
董永,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今山东高青县北)人,少年丧母 , 因避兵乱迁居安陆(今属湖北) 。其后父亲亡故,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 。上工路上 , 于槐荫下遇一女子,自言无家可归,二人结为夫妇 。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为董永抵债赎身 , 返家途中,行至槐荫,女子告诉董永:自己是天帝之女,奉命帮助董永还债 。言毕凌空而去 。因此,槐荫改名为孝感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 。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 。
十一. 刻木事亲
刻木事亲
汉丁兰,幼丧父母,未得奉养,而思念劬[qú]劳之因 , 刻木为像,事之如生 。其妻久而不敬,以针戏刺其指,血出 。木像见兰,眼中垂泪 。兰问得其情 , 遂将妻弃之 。
丁兰,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今河南安阳一带)人,幼年父母双亡 , 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事之如生,凡事均和木像商议,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出门前一定禀告 , 回家后一定面见,从不懈怠 。久之,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 。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问知实情 , 遂将妻子休弃 。刻木为父母,形容在日时 。寄言诸子侄 , 各要孝亲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