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鳝鱼怎么控制气温

养鳝鱼怎么控制气温,鳝鱼什么天气吃食最旺?黄鳝的活动与水温有密切关系,其生长的适宜水温是15-30℃ 。水温低于10℃时停止摄食 , 进入冬眠;水温开至15℃以上,开始正常捕食;当水温超过30℃时,钻入洞穴度夏 。
黄鳝的活动习性是昼伏夜出,即白天静卧洞内,晚上出洞觅食 。
黄鳝什么温度不出来寻食?答:12度以上
黄鳝在12度以上温度才出来捕食,当水温下降至12度以下时,黄鳝的摄食、生长基本停止,最适合黄鳝生长的温度是摄氏24至28度 。
黄鳝是冷血动物不能自主调节体温!黄鳝(学名:Monopterus albus):又名鳝鱼 。体细长呈蛇形,体长约20-70厘米,最长可达1米 。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 。头长而圆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唇颇发达 。上下颌及口盖骨上都有细齿 。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 。头粗尾细,体表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无鳞,色泽黄褐色,体则有不规则的暗黑斑点 , 各鳍不发达基本消失,全身只有一根三棱刺,刺少肉厚 。肉嫩味美 。
牛粪养黄鳝最佳方法?少量捕捞
事先在池中一角挖深约30cm的坑,坑中放入发酵稻草 。发酵稻草配制方法:酵曲配方:干牛粪30%、麦麸20%、黄粉虫屎粒30%、酒糟20%,啤酒酵母适量(也可不放) 。
制法:将已经过第一种捕捞方法消毒除碱操作后的半干稻草均匀拌入淀粉黏合剂(也可用米汤代替) 。2小时后,将半干稻草充分混合拌匀后撒入稻草中,边撒边用叉抄动拌匀,使酵曲配料均匀黏附在稻草上 。养蚯蚓的土畦(叫蚓床)上,先用新鲜牛粪铺成20~30厘米宽的条,条与条中间留10~15厘米的空 。放养蚯蚓种以前,用水浇透蚓床,每平方米放200克蚓种 。放好蚓种后,再补浇些水,让行动慢的蚯蚓钻人蚓床,然后在蚓床上加盖稻草帘保温、通气、防暑、防冻,稻草帘上也浇些水 。以后每隔3~5天,刮去吃过的牛粪,换上新鲜的,约2周后,蚯蚓会大量繁殖,可以挖出来,洗干净后喂黄鳝 。
四、养殖期间怎样饲养管理蚯蚓?
(1)通气蚓床牛粪条间空隙至少要有8厘米,雷雨期间要经常巡视,不要让水冲垮蚓床 。隔3~5天,就要更换1次牛粪 。
(2)保温在蚓床上盖草帘或稻草,并经常洒水 , 保持潮湿,掌握蚓床基料含水分30%~50% 。一般夏季每天下午浇水1次,春、秋每3~5天浇水1次,低温期每隔20天浇水1次 。浇水量以浇透牛粪为准 。
(3)防寒有些蚯蚓,像太湖红蚯蚓、日本赤子爱胜蚓能自然越冬,但要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 , 在蚓床的稻草帘上面,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温,这样蚯蚓不仅能顺利越冬,还能正常生长繁殖 。
【养鳝鱼怎么控制气温】(4)繁殖 。在平均气温20℃时,性成熟的蚯蚓交配7天后便可以产卵,经19天孵化出小蚯蚓 , 生长38天便能产卵繁殖 。全生育期仅60天左右 。因此要提供充足的牛粪 , 使蚯蚓吃食多、生长快、产卵早,提高孵化率和成活率 。
(5)防天敌在蚓床周围拦上密网,并在网外每70厘米放上1包灭蚁药 。药包要三面包好,一面敞开 , 使药味慢慢挥发出来 。
(6)蚯蚓品种适宜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有日本赤子爱胜蚓、威廉环毛蚓、太湖红蚯蚓等 。
五、鳝蚓合养期间 , 黄鳝养殖的要点有哪些?
(1)鳝池消毒 黄鳝放养前,鳝池要消毒 。常用药物是生石灰或万消灵 , 使用浓度为每100平方米用生石灰11千克或万消灵750克,加水溶化 , 搅拌成浆,全池泼洒 。1周后注水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