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父母、继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继母与子女的关系

继母与子女的关系(继父母、继子女之间的法律关系如何认定)
我国《婚姻法》对于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是如何认定的? 
第二十七条 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
【解释】
一、条文内容介绍
本条是关于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的法律规定 。我国1950年《婚姻法》没有B确提出“继父母”与“继子女”的称谓 , 仅在第16条中表述为:“夫对于其妻所抚养与前夫所生的子女或妻对于其夫所抚养与前妻所生的子女,不得虐待或歧视 。”该规定如果用现在的概念概括一下,含义为:继父母对于受其抚养的继子女,不得虐待或歧视 。1980年《婚姻法》在第21条第2款B确规定了继父母与继子女的法律关系:“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与1950年《婚姻法》相比,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继父母对所有的继子女都不得虐待或歧视 , 同时所有的继子女也不得虐待或歧视继父母 。二是继父母和与其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之间的关系视同亲生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 。2001年修订《婚姻法》时在第27条仍采纳了这样的规定,成为目前规范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最基本、最主要的法律规范 。
该条文的具体含义解释如下:
(一)继父母、继子女的含义
继父母,是指子女的生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后 , 与其生父或生母的人 。继子女 , 是指与离异或丧偶者结婚,对方与前夫或前妻所生的子女 。可见,继父母与继子女均是因婚姻关系而产生,但没有自然血缘关系 , 故属于姻亲 。自己的生父母离异或一方死亡后,某人只要与自己的生父或生母再婚,不管自己是否已成年(甚至比该人年龄大) , 不管自己是否受其抚养,也不管该人是初婚还是再婚,均是自己的继父或继母 。自己与离异或丧偶者结婚 , 不管对方与前夫或前妻所生子女是否已成年(甚至年龄比自己大),不管是否与其形成抚养关系,也不管自己是初婚或是再婚,对方与前夫或前妻所生子女均是自己的继子女 。
(二)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法律关系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 , 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 。换言之 ,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法律关系,视同亲生父母子女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具有拟制血亲性质的父母子女关系 。与收养所建立的拟制血亲关系不同的是,继子女在与继父母建立具有拟制血亲性质的父母子女关系的同时,继子女与生父母之间的父母子女关系仍然存在 。在生父母离异的情况下,受继父或继母抚养教育的继子女,存在双重父或双重母的权利义务关系 。此时的继子女 , 同时受继父或继母及生父母3人抚养,对继父或继母及生父母3人均有赡养义务 , 均是继父或继母及生父母3人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
二、条文所调整的纠纷范围
本条第一款,继父母与继子女间,不得虐待或歧视 。如果继父母与继子女间有虐待或歧视行为,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受刑事法律调整 。如果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 , 主要是在道德的束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下,以说服教育的方式予以解决,由此引发的民事诉讼,并不多见 。本条第二款主要调整基于继父或继母与继子女之间建立起来的拟制血亲关系后,因析产继承、赡养等引发的纠纷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