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小常识之四季如何饮食养生 健康小常识之四季养生的原则有哪些( 二 )


 冬季饮食养生
适量进食高热量的饮食增加温热性食物的摄取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
传统养生学认为,寒为冬季之主气,养生的原则为避寒就暖,敛阳护阴,以收藏为本,是一年四季之中进补的最好时节 。现代医学也认为,人体在冬季时受到寒冷天气的影响,甲状腺、肾上腺等内分泌腺的分泌功能增强,以促进机体产生热量抵御寒冷 。冬季应多进食一些五谷杂粮,同时补充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适量的脂肪 。传统养生学认为,应多食用一些偏于温热性的食物,特别是能够温补肾阳的饮食,以增强机体的御寒能力 。下面介绍几个适合于冬季进补的方法 。
1、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500克,黄酒、调料适量 。将羊肉洗净,切为碎块,加入当归、生姜、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食肉喝汤 。有温中补血,祛寒强身的作用,适用于神疲乏力,面色苍白,畏寒怕冷等阳气虚弱的人群 。
2、鹿肾红参粥:鹿肾(或羊肾)1只,红参3克,大米100克,调料少许 。将鹿肾切开,剔去内部白筋,切为碎末,红参打为碎末,大米洗净,加入适量水及调料,煮1小时食用 。有益气壮阳,填精补髓的作用,适用于虚弱无力,腰膝酸软,畏寒怕冷,耳聋耳鸣,性功能减退等肾阳不足的人群 。
3、胡桃仁饼:胡桃仁(或核桃仁)50克,面粉250克,白糖少许,将胡桃仁打为碎末,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加水适量,搅拌均匀,烙为薄饼食用 。有补肾御寒,润肠通便的作用,适用于肾虚腰痛腿软,畏寒怕冷,大便干结等肺肾两虚的人群 。
4、参归羊肉:红参10克,当归20克,羊肉500克,调料少许 。将羊肉洗净切块,与红参、当归、调料放入砂锅中,加水适量,用慢火炖煮1~2小时,待水耗干,羊肉熟烂时停火食用 。有益气补血,强体抗寒的作用 。适用于体质虚弱,面色苍白,四肢无力,畏寒怕冷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
二、健康小常识之四季养生的两大原则
(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阴阳者,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这是四时调摄的宗旨 。顺应四时的养生首先要明白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根据自然界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五脏盛衰的不同时间的特定状态而制定的四时养生原则,其理在于:
1.顺应自然规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生物变化的总规律,而养生者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春夏之时,自然之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 。养生者顺时而养就应该充养,保护体内阳气,使之充沛,不断旺盛起来 。此时,凡有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的情况皆应避免,谓之“春夏养阳” 。秋冬之时,万物敛藏,此时养生就应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收藏阴精,使精气内聚,以润养五脏,抗病延年,此谓“秋冬养阴” 。如杨上善《内经·太素顺养篇》说:“圣人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俱沉,即秋冬养阴也 。”高士宗《素问直解》说:“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 。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这说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目的在于顺应四时,养护阴阳,以借人体生生不息之用 。
2.调节阴阳虚实张仲景在《伤寒论·辨脉篇》中指出:“……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中虚冷……,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烦热” 。仲景从临床辨证论治角度指出夏天阳气在表,冬天阳气在里,临床当依此特点用药施治 。张志聪在《素问集注》中进一步指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 。临床验证,这些论述都很符合实际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认为夏季不可贪凉冷饮,冬季不可过着厚衣锦裘,就是这个道理 。谚语说:“夏有真寒,冬有真火”,夏季确有阳虚内寒洞泄之症,冬季不乏阴虚内热盗汗症 。一般来说,有余之病易治,不足之症难调,故养春夏之阳,育秋冬之阴既可防其过盛,又可避其不足,实为养生良法 。临床上常于春夏用辛热之方剂扩阳,以得“养生”、“养长”之功;于秋冬之季,用寒凉方药育阴,以收“养收”、“养藏”之效,这种顺时令而治之法是符合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的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