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喝去年的岩茶 岩茶喝隔年茶( 二 )


《4》
装在牛皮纸密封袋内的岩茶,跑气风险很高 。
开篇楼主晒出来的图片里,可以直观看到,他喝到的隔年岩茶,既不是装箱陈化的,也不是我们平时常见的独立包装 。
而是放进密封茶样袋,具体款式可以参考下文配图 。
【为什么我喝去年的岩茶 岩茶喝隔年茶】这类牛皮纸密封袋,外观呈四边形,留有一边封口 。
需要打开时,仅需一拉,就能取茶 。
取茶后,再顺手捏紧密封条,便能原样保存 。
但这样的密封袋,仅仅适合临时保存茶样,短期放三两个月,尚且无虞 。
不过时间一长,就不好说了 。
装在袋内的岩茶,很容易跑气、吸附水汽、受潮返青变味 。
先声明,密封袋因密封性能有限,不适合长期存岩茶,只适合临时存茶 。
照着包装情况看,那几袋茶的原本的主人,在将它们装入密封袋之前,就没想着它们会被存放这么久,还没被泡开喝掉!
回到起点,如果从一开始就打定主意,要做一款陈年岩茶 。
那么,据武夷山胡歌的说法,他们在做茶时,为了让岩茶存放更久,做青和焙火都一定要透 。
并且在焙完最后一道火后,将茶叶从焙笼里取出,稍微摊晾至常温后,直接装箱封存 。
严实密封打包后,再进行归仓 。
仓库要做足防潮措施,铺上木地板,打开抽湿机和空调来控制湿度等,确保茶叶不会被存坏 。
要不然,随意草率用密封袋存放的岩茶 。
跟直接穿一件单衣就想顺利过冬那样,想得太简单太天真了 。
《5》
排除焙空的可能,也排除茶叶存坏变味的可能 。
去年的岩茶放到现在喝,索然无味,背后的原因很浅显 。
就是茶叶本身的品质问题 。
底子不行,原料不佳,山场不正,才是问题的本质 。
跟陈一年、陈两年的关系不大 。
因为这样的问题茶,即便在新茶阶段,你将它泡出来喝,也是这副调性——烂泥扶不上墙 。
不好喝,没厚度,没茶香,没回味,没韵味 。从始至终都找不出任何闪光点 。
围绕岩茶陈茶/老茶值不值得喝的问题,麻花的观点历来很明显 。
说到底,还是看品质来决定 。
从经验看,那些动辄20来年、30来年的老茶,还是少沾为好 。
除非,你跟这泡老茶的主人,有着特别好的交情,对品质有百分百的信心 。
要不然,这些存茶年份高得吓人的老茶,根本没有可信度 。
结合岩茶发展史看,在90年代之前,茶叶跟今天的烟草那样,实行统销统购 。
不允许私下买卖,也不能像今天这样自由交易流通 。
茶农们将茶做出来后,也是上交茶叶,换取粮票布票米票 。
不可能说,偷偷私下将茶青采下后,再掩人耳目的进行加工做成茶,再私藏起来 。
悄悄存了这几十年,就为今天能拿出来卖个高价 。
这根本是不现实的 。
早在当年,没几人能未卜先知,预测到岩茶能卖出高价 。
再说了,在空调抽湿机等设备还没广泛运用前,那些私藏在犄角旮旯里的老茶 。
比如,藏在床底下,藏在房梁里,藏在阁楼储物间……
存来存去,存到现在,早已经变味不能再喝 。
但陈茶不同,最近十年,是岩茶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十年 。
不论是生产量,还是交易量,在茶叶局发布出来的官方统计数据上,都是连上新台阶 。
这时,为了满足部分老茶客喝陈茶的口味偏好,从做茶伊始,就打定主意做一批陈茶 。
封箱存放一两年、三两年、若干年再拿出来卖的陈茶,可信度远比那些不着边际的虚假老茶来得高!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