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辞去工作从北京骑自行车43天到拉萨


男子辞去工作从北京骑自行车43天到拉萨
宋建华和他的“坐骑” 。艾宏伟摄
本报采访人员 王洋
昨天上午,38岁的宋建华刚刚完成每个周末例行的20公里骑行训练 。略带凉意的秋风拂过他黝黑的面庞,额头上还满是汗水 。他迎着风,伸开双臂,闭上眼睛,充分享受着运动后带来的舒爽 。“我特喜欢这种骑完车以后出汗的感觉,你能感觉到和大自然更亲近了 。”话匣子打开,宋建华把自己的骑车故事娓娓道来 。
“我要骑车去拉萨”
宋建华家里有辆汽车,但很少开,他觉得自行车比汽车更适合现在的生活 。“低碳、环保、健身、便捷、高效,不堵车、不限行、出行成本也低,骑车的好处太多了 。”宋建华用手指了指停在小区角落里的汽车说,“你看,这车我可以一停好几个月,可这自行车一天我能擦好几遍 。”
宋建华以前是门头沟区一家银行的员工,每天朝九晚五的生活十分规律 。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结识了一名自行车发烧友孙先生,在对方的带动下,宋建华花2000元买了一辆山地车,后来又陆续投入2000多元,更换了车座、车把、减震器、刹车等零部件,就此与自行车结缘 。
有了专业“座驾”,宋建华和骑友们的骑行范围从门头沟区的灵山、百花山,扩大到河北、山西 。随着不断练习,他骑车的技术也越来越棒,远行的欲望也越来越强 。一天,一个想法在脑海中突然“蹦”出来:“我要骑车去拉萨 。”
“到今年初,我的‘骑龄’已有3年,这个阶段正是胆大、敢闯的时候 。我跟家里人和朋友说想从北京骑自行车到拉萨,好多人都说我有病,疯了,父母岁数大了,也都反对,怕我出危险 。但我这人有点一根筋,认准的事儿就得干成 。”宋建华和孙先生一起上网收集自行车发烧友写的骑游攻略,还结合地图研究了两个多月,俩人感觉胸有成竹了,决定4月出发 。
可孙先生是私企老板,工作时间比较自由,宋建华每天却要上班,即便请假也不能超过一周,这难坏了他 。“没办法,我觉得人还是应该为了梦想牺牲一些东西吧,我跟领导说,工作合同到期就不续约了,算我自动放弃了这份工作吧 。”就这样,宋建华和孙先生一起,于4月9日一早从门头沟奔着梦想中的拉萨出发了 。
“我决定,独行川藏线”
为了带足装备,宋建华在车后座上带了3个大驮包,里面的物品十分齐全 。“你能想到和想不到的里面几乎都有,各种电池、充电器,修车、补胎工具,针线、纸笔、衣服、药品,总共是35公斤 。”宋建华从柜子里翻出那3个蓝色驮包,笑着给采访人员看:“别看我准备得特全乎,结果好多东西没用上 。不过,有备无患,对不对?”
而同行的孙先生“有点不顺” 。在从北京骑到成都的20天里,孙先生的车胎扎了5回,车条折了4根,一路上碰到不少倒霉事,也浪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5月2日,两人终于骑到了这趟京藏之行中最具挑战性的川藏线公路 。
看到头顶湛蓝的天空和远方绵延的山峰,两人的兴奋劲儿盖过了疲劳,不断加速骑行,4天后就赶到了四川芒康 。没想到,这里却成为两人分手的伤心地 。
“那天早上一出发,孙哥的车就不太正常,后来骑着骑着变速器就坏了 。川藏线上有12座山峰,10座海拔4000米以上,2座5000米以上,没有变速器根本没法骑啊 。”宋建华说,那天的情境后来就像放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循环播放,记得太清楚了 。
没办法,两人只好在当地包车,拉着自行车到附近的县城去修,结果连跑了两个县都没找到能修这种变速器的地方 。晚上,两人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旅馆,孙先生的家人来电话劝他回家,加上一路上的诸多不顺,孙先生决定放弃继续骑行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