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 论语原文及翻译

《论语》全书共20篇492章,这篇文章为《论语十则》,是《论语》的节选,主要讲述了孔子对于学习的观点,包括学习方法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 。想要知道《论语十则》的原文与翻译,就来看看这篇文章吧!
《论语十则》原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论语原文及翻译注解 论语原文及翻译】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
注释
(1)子:先生,指孔子 。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
(3)时习:按时地去复习 。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 。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 。“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 。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
(4)说:通假字,音yuè,实意“悦”的古体字,愉快的意思 。
(5)朋:上古朋和友是有区别的:同门(师)为朋,同志为友 。
(6)乐:与说有所区别 。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
(7)人不知:此句不完整,没有说出人不知道什么 。缺少宾语 。一般而言,知,是了解的意思 。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
(8)愠:拼音:yùn,生气,发怒 。
译文
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复习,不是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 。替别人出谋划策尽心竭力了吗?跟朋友交往真诚相待了吗? 老师传授的知识复习了吗? "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点做别人的老师了 。”
孔子说:“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光是思考但不学习,就是有害的 。”
孔子说:“仲由啊,让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是聪明的 。”
孔子说:“看见德才兼备的人就想着像他一样好;看见不贤德的人就要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和他一样的毛病 。”
孔子说:“几个人走在一起,在其中必定有值得我去学习的人 。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如果看到自己也有和他们一样的缺点,要及时改正 。”
曾子说:“有抱负的人不可以不刚强勇毅,因为责任重大而且路途遥远 。把推行“仁爱”看作自己的责任,不也重大吗?奋斗直到死才停止,不也遥远吗?”
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