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 细菌性痢疾怎么治疗

文章插图
一、细菌性痢疾的几种病因
病因
1、病原菌
引起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为志贺菌,又称痢疾杆菌,属于肠杆菌科志贺菌属,为兼性厌氧的革兰阴性杆菌,有菌毛、无鞭毛、荚膜及牙胞,不具动力,最适宜于需氧生长 。按抗原结构和生化反应不同将志贺菌分为4群(痢疾志贺菌、福氏志贺菌、鲍氏志贺菌、宋氏志贺菌)和51个血清型 。目前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占优势,某些地区仍有痢疾志贺菌流行 。
志贺菌进入机体后是否发病与细菌数量、致病力和人体抵抗力有关 。痢疾志贺菌的毒力最强,可引起严重症状 。宋氏志贺菌感染多呈不典型发作 。福氏志贺菌感染易转为慢性 。致病力强的志贺菌只要10~100个细菌进入人体即可引起发病 。某些慢性病、过度疲劳、暴饮暴食等因素可导致人体抵抗力下降,有利于志贺菌侵入 。
志贺菌侵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固有层后,引起炎症反应和小血管循环障碍,导致肠黏膜炎症、坏死及溃疡 。病变主要累及直肠、乙状结肠,严重时可波及整个结肠和回肠末端 。
所有志贺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 。内毒素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感染性休克及重要脏器功能衰竭 。外毒素有肠毒素、神经毒素和细胞毒素,分别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 。
2、传染源
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 。患者以轻症非典型菌痢患者与慢性隐匿型菌痢患者为重要传染源 。
3、传播途径
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
4、人群易感性
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
二、细菌性痢疾的两种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一般为1~3天(数小时至7天),流行期为6~11月,发病高峰期在8月 。分为急性菌痢、慢性菌痢 。
1、急性菌痢
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状与消化道症状,可分成四型:
(1)普通型(典型)起病急,有中度毒血症表现,畏寒、发热达39℃、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里急后重 。先为稀水样便,1~2天后稀便转成脓血便,每日排便数十次,量少,失水不显著 。常伴肠鸣音亢进和左下腹压痛 。一般病程10~14天 。
(2)轻型(非典型)全身中毒症状、腹痛、里急后重、左下腹压痛均不明显,可有低热、糊状或水样便,混有少量黏液,无脓血,一般腹泻次数每日10次以下 。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培养有痢疾杆菌生长,可以此与急性肠炎相鉴别 。一般病程3~6天 。
(3)重型多见于年老体弱或营养不良的患者 。有严重全身中毒症状及肠道症状 。起病急、高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及腹部(尤为左下腹)压痛,里急后重明显,脓血便,便次频繁,甚至失禁 。病情进展快,明显失水,四肢发冷,极度衰竭,易发生休克 。
(4)中毒型此型多见于2~7岁体质好的儿童 。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明显,高热达40℃以上,患者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四肢厥冷、呼吸微弱、皮肤花纹、反复惊厥、嗜睡,甚至昏迷,而肠道炎症反应极轻 。按临床表现可分为休克型(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脑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和混合型(兼具以上两型的表现,最为凶险) 。这是由于痢疾杆菌内毒素的作用,并且可能与某些儿童的特异性体质有关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