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血便的原因 血便的诊断办法


造成血便的原因 血便的诊断办法

文章插图
一、造成血便的病因
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便血伴有皮肤、黏膜或其他器官出血现象者,多见于血液系统疾病及其他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 。肛肠位于我们消化道最底部,离肛门较近,所以是最容易引发感染而导致便血的部位 。而造成血便的病因如下:
1.消化道本身的疾病,例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胃、肠道溃疡和炎症、寄生虫感染、肿瘤(包括息肉和癌)、痔、肠套叠、肛裂、大便干燥擦伤等 。
2.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系统的疾病,例如血液病、急性传染病、维生素缺乏症、中毒或药物毒性作用等 。
3.儿童出现便血,多由肠息肉引起,血色鲜红、无痛、血与大便不混合;也可见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血液系统疾病等 。成年人便血,多由痔疮、肛瘘、肛裂、肠息肉、肠癌、炎症性肠病等引起 。
二、与血便相关的疾病
痔疮:
痔疮特别是一、二期内痔多以便血为主要症状 。便血一般发生于排便时,便时及便后滴血或有喷射状出血,血与粪便不相混 。出血量多少不等,可为数毫升至数十毫升 。反复出血可导致严重贫血 。
肛裂:
肛裂则大多是由于长期便秘引起的 。大多是在排便时出血,多为鲜血,出血量不多,有时会发现手纸染血,或有血附着于粪便表面 。除了便血外,患者同时会伴有肛门剧烈疼痛 。
直肠癌:
大便中往往混有脓血、黏液或腐臭的分泌物 。直肠癌会使患者便意频频,到了晚期,伴有肛门直肠下坠、大便会变细,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
直肠、结肠息肉:
间断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带血,血色鲜红,继发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肛门坠胀、便秘或便次增多长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脱出肛门 。
溃疡性结肠炎、痢疾:
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便频等 。
三、血便的诊断办法
1.注意便血的特点
(1)了解便血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内痔、肛裂常在大便后出血;慢性非特异性结肠炎、结肠息肉等常呈反复、间歇性少量便血;中晚期(结)直肠恶变可为持续性少量便血 。
(2)分清便血性状、出血方式、颜色和出血量 。如内痔出血呈点滴状或喷射状;肛裂则是血附于粪便表面或手纸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较多,血液在肠腔内贮留,排出时可呈黑色,多考虑上消化道病变;若为紫红色、暗红色或有血块;或血色鲜红,则多来自下消化道;混有黏液并有臭味,应想到有直肠恶变的可能 。
2.注意便血的伴发症状
如直肠炎、直肠息肉(癌)等便血常伴有肛门下坠、里急后重;内痔、息*血无肛门疼痛;肛裂则伴有肛门疼痛及便秘;慢性结肠炎常伴腹泻、左下腹隐痛;出血性坏死性结肠炎、肠套叠伴有剧烈的腹痛甚至休克等 。
此外,可根据便血的特点及伴随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定 。此外,动物血、药物等有可能导致粪便颜色改变,应注意询问并鉴别之 。
四、如何预防便血
1、减少增加腹压的姿态,如下蹲、屏气 。忌久坐、久立、久行和劳累过度 。
2、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大便以稀糊状为佳 。保持每天都通便 。并且时间在5分钟左右 。
3、忌食辛热、油腻、粗糙、多渣的食品 。忌烟酒、刺激之物 。烟酒或刺激性食品可加重肠粘膜充血水肿,使便血症状加重,故便血的患者治疗期间应忌烟酒,宜食清淡易消化食品 。少食辛辣、过于精细的食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