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突出奇石精品奇美 在柳州做水池假山要多少钱( 四 )


这里就有个以小见大的思维 。宇宙、乾坤,说其大;小亭、小舟,言其小 。在小亭中有囊括乾坤的期望,在小舟中有包裹江海的用思 。小 , 是外在的物;大,是内在的心 。从物上言之,何人不?。〉有纳涎灾?,心可超越,可以飞腾,可以身于小亭而妙观天下,可以泛小舟而浮沉乾坤 。行到水穷处 , 坐看云起时 , 水虽穷 , 路虽尽 , 但云起了,风来了,我是一片云,我是一缕风,在这样的心灵中,哪里还会有穷尽时!
乾坤中的一草亭,江海中的一浮鸥,宇宙船中的一个我,反映了人的生命境遇以及从这一境遇中突围的方式,反映了人深层的生命自信 。每个人都是这世界的一个点,是渺渺宇宙的一个点 。八大山人就说自己是世界的一个点 。他早年就有号雪箇、雪個、雪个、箇山、个山,自称“个山人”,这个“个”是天地之一“个”、乾坤中之一“个” 。圜中一点,则为个 。个,也可解释为竹,雪个 , 即皑皑白雪中的一枝竹,白色天地中的一点青绿 。八大喜欢这样的意象 。八大山人的友人曾为他画《个山小像》,此像中有八大山人录其友人刘恸城的赞语:“个,个,无多,独大,美事抛,名理唾 , ……大莫载兮小莫破” 。八大告诉人们的是: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虽然是一点,却是大全;我是世界的一个点,我的生命可以齐同世界,我独立,抛弃追求的欲望,唾弃名理的缠绕,我便拥有了世界 。他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 。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 。中国人认识到这个“小”,但不小看这个“小” 。其超越不是挣脱“小”而飞向大的道路,超越不是超越现实,相反则是肯定现实的落脚点,人是宇宙中的一个点,一个坚实的点 。这是中国人思想中非常有特点的部分 。
中国艺术的小亭、小舟等莫不就是这样的高台?这通透的小亭,八面空空的小亭,就是一个心灵的高台 。所以中国人将心灵称为“灵台” 。玩月的灵境,虽然是如如不动,无边的世界就荡漾在它的世界中,它是心灵的眼 。那小舟也是如此,它在小河中荡漾,在开阔的湖面荡漾,在茫茫大海中荡漾,在无形的宇宙中荡漾,说它是“宇宙船”又有何不可?中国画家不是看一只鸟,就画这只鸟,有一朵花,就画这朵花的人,中国画的主流不是将画作为写实的工具,而是当作表达内在生命体验的工具,画的是这个亭子,但所要表现的生命体验却不在这亭子中,所谓不离亭子,不在亭子 。他是将亭子放到宇宙之流中去展现 , 高明的画家其实都想到那高台上去玩月 。
元代画家曹云西自题《秋林亭子图》诗云:“云山淡含烟 , 万影弄秋色 。幽人期不来,空亭倚萝薛 。”一个小亭孤立于暮色之中,寂寞的人在此徘徊,在此等待,多么宁静,多么幽寂,但是这里却充满了无边的生命活力,你看那万影乱乱,盎然映现出一个奇特的世界,你看那藤蔓层层向上盘绕,绕有天然奇趣 。中国艺术要把聚集在生命深层的活力掘发出来,在近于死寂的画面中,忽然有极微小而不易为人注意的物象点醒,一声蛙跃,一缕青苔 , 数片云霓 , 似隐似现盘旋的青萝,等等,使沉默中响起了惊雷,在瞬间洞见永恒 。
我们看倪云林的画 。亭子是云林山水中的重要道具 。倪云林喜欢画幽林亭子图,深秋季节,木叶尽脱,一亭翼然,古松兀立,这是云林山水的当家面目 。现见云林的传世作品多有亭子 。清恽南田说元人“幽亭秀木” , 乃是人间绝妙音乐 。所说的元人即指倪云林 。“幽亭秀木”是倪云林山水的特征 。我们在以前提到的《容膝斋图》,就包含着以小见大的智慧 , 画的是陶渊明“审容膝以易安”的诗意 , 此图用视觉语言表现以小见大的哲学思考 。图写早春景致,在疏林之下,置一亭子,别无长物,远山如带 , 海天空阔 。这幅画的画眼,就在这草亭中 。一个草亭置于荒天迥地之间 。就是要将人、人狭小的时间空间宿命,放到旷朗的宇宙(绵延无尽的时间和空间)中来审视,他要表现的思想是:人所占空间并不?。?人自小之,故?。凰际奔洳⒉欢?,人自短之,故短 。跳出洞穴的思维 , 一草亭就是一乾坤 。心自广大,何能小之!小亭很?。?仅能容身;世界之大,却能容心 。倪云林就是将高渺的宇宙和狭小的草亭、外在的容膝和内在的优游放到一起 , 表现他的生命追求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