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能突出奇石精品奇美 在柳州做水池假山要多少钱( 五 )


〈元〉倪瓒
容膝斋图
一个小亭置于茫茫天地之间那就是艺术家的容心之所 。
这样的作品很多,美国著名收藏家王己迁所藏云林《江亭山色图》,画的是暮春之色,但仍是枯淡为之 , 江畔小亭兀然而在,独立高迥 。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江岸望山图》,画的是春景,疏林三株,小亭其下,怪石参差,中段空灵,远处则是山峰 。上有云林一跋,中有“疏松近水笙声迥,青幛浮岚黛色横”之句 , 在这个萧疏的小亭中,他要望山,望浮岚黛色,望天下之风物 。云林另有《松林亭子图》,也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上有跋云:“亭子长松下,幽人日暮归 。清晨重来此,沐发向阳晞 。”他的画有一种无言之美,疏林阔落,淡水迢递 , 一痕远山 , 小亭独立 。林必萧瑟,亭必空阔 , 他的空亭 , 是不言而言、无理之理 , 充满了丰富的人生体验和宇宙情调 。高莽的宇宙和短暂的人生,绵延的天地和人狭小的宿命,就这样呈现在你的面前 。其中既有一种淡淡的忧伤 , 又有一种沐发向阳的从容,还有一种沉着痛快的格调 。
“江山万里眼,一亭略约之”,云林就有这样的心胸,只有这样去解云林,方能得云林 。前人有诗云:“半在小楼里,灵光满大千 。”大千是全,是无限,小楼是小,是有限,因为心灵的眼穿透这世界,小中有了大,缺中有了全,当下昭示着无垠的过去和未来 , 眼前环列着一个无限的大实在 。云林的小亭对后代中国画产生很深的影响 , 这成了一种哲学的标志 。清查士标有《江岸小亭图》,今藏加拿大安大略博物馆 。此画水墨味极浓,构图简洁,画老树一棵,枝干尽秃,树下一亭,再点染出似有若无的江面 。上有一诗道:“野岸小亭子 , 经时少客过 。秋来溪水净,远望见烟罗 。”虽在小亭,而烟萝在目 。
清代画家石涛也是以哲学家的眼光来作画,他的“一枝”也很值得玩味 。他在金陵时,有斋名“一枝阁”,后来他称自己为“枝下人” 。明代画家徐渭,也有斋名“一枝” 。“一枝”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呢?
“一枝”之名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庄子的“一枝”是一个关于人命运的问题 。在庄子看来,人是天地间的匆匆过客,人之生只是寄尘于世 。天地再广,人居之,所占有的只不过一枝,而这一枝还是短暂的栖居 。曹丕有诗云:“人生天地之间,恰似飞鸟栖枯枝 。”说得很忧伤,但却是事实 。
〈元〉倪瓒 江亭山色图
疏林廓落,野水遥施,小亭兀然其间,高莽的宇宙和短暂的人生、绵延的天地和人狭小的宿命,就这样置于你的面前 。
“还念鹪鹩得一枝”,反映的是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 。南朝庾信有《小园赋》,写的是他关于自己新得一处小园的思考 。园不大,数亩蔽庐,寂寞人外 , 故称小园 。他非常爱这个小园,水中有一寸二寸之鱼,路边有三竿两竿之竹,再起一片假山,建一两处亭台,就满足了 。他说,他并没有感到缺憾:“若夫一枝之上 , 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 。”在他看来,在这小园中散步 , 真像是爬上生命的“一枝” 。
我们再回到石涛 。石涛在金陵时住在一枝阁,那是靠近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报恩寺山坡的一个小草屋 。亲见大报恩寺的西方传教士甚至说,那是当时世界上最辉煌的建筑 。一枝阁,小到不能再小了,与金碧辉煌的大报恩寺形成强烈的对比 。石涛为此曾感到窘迫,甚至觉得难为情 。但最终他以哲学的智慧战胜了这样的局促,他在一枝图长卷上有诗道:“得少一枝足,半间无所藏 。孤云夜宿去,破被晚余凉 。敢择余生计,难寻明日方,山禽应笑我 , 犹是住山忙 。身既同云水,名山信有枝……君能解禅悦,何地不高峰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