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崔护一首《题都城南庄》诗差点要了小女子的性命


唐代的崔护一首《题都城南庄》诗差点要了小女子的性命

文章插图
《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关于此诗,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奇故事 。孟棨《本事诗·情感》载:唐时,博陵(指河北省安平县)有一青年名叫崔护,容貌英俊,文才出众,性情孤洁寡合,来到都城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名落孙山 。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准备来年再考 。
崔护敲门讨水喝不料一见钟情送水女
清明时节,他一个人去都城南门外郊游,遇到一户庄园,房舍占地一亩左右,园内花木丛生,静若无人 。崔护走上前去叩门,过了一会儿,有位女子从门缝里瞧了瞧他,问道:“谁呀?”崔护告诉了自己的姓名,说:“我一人出城春游,酒后干渴,特来求点水喝 。”女子进去端了一杯水来,打开门,让他进去坐下 。她一个人靠着小桃树静静地立在那里,对客人有着极为深厚的情意 。她姿色艳丽,神态妩媚,极有风韵 。崔护用话引逗她,她却只是默默不语 。两人相互注视了许久,崔护起身告辞 。
女子依依不舍送别崔护
送到门口后,她似有不胜之情,默默回到屋里,崔护也不住地顾盼,然后怅然而归 。此后一年,崔护没有再去见她 。
崔护再见无人遗憾大门提情诗
到了第二年清明节,忽然思念起她来,思念之情无法控制,于是直奔城南去找她 。到那里一看,门庭庄园一如既往,但是大门已上了锁 。崔护便在左边一扇门上题诗道:“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崔护痴情心不死再来
过了几天,他突然来到城南,又去寻找那位女子 。听到门内有哭的声音,叩门询问时,有位老父走出来说:“你是崔护吗?”答道:“正是 。”老父又哭着说:“是你杀了我的女儿 。”崔护又惊又怕,不知该怎样回答 。老父说:“我女儿绛娘已经成年,知书达理,尚未嫁人 。自从去年清明开始,经常神情恍惚、若有所失 。那天陪她出去散心,回家时,见在左边门扇上有题字,读完之后,进门她便病了,于是绝食数日便死了 。
我老了,她娘死的早,只有这么个女儿,迟迟不嫁的原因,就是想找个可靠的君子,借以寄托我的终身 。如今她竟不幸去世 。这不是你害死她的吗?”说完又扶着崔护大哭 。崔护也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 。死者仍安然躺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哭着祷告道:“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泪水打在女子的脸上,不一会儿,女子睁开了眼睛 。过了半天,便复活了 。老父大为惊喜,便将女儿许配给了崔护 。
一首诗造就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以及崔护的题诗后来衍生了一个典故,即“人面桃花” 。它被用来形容男女邂逅分离后男子追念的情形,用于泛指所爱慕而不能再见的女子,也形容由此而产生的怅惘心情 。后世文人创作常用到这个典故 。比如晏几道《御街行》:“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 。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定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 。公元829年(太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广南节度使 。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 。《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 。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