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过敏症状及处理方法是什么_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


青霉素过敏症状及处理方法是什么_如何预防青霉素过敏

文章插图
一、青霉素过敏会出现什么症状
1、速发型反应
过敏性休克,是青霉素过敏反应中最严重、最常见的反应,可发生于使用青霉素的整个过程中,多见于20-40岁的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老人及儿童少见,婴儿罕见 。青霉素的各种剂型和给药途径均可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无关 。过敏性休克发生一般极为迅速,大多数在注射后15分钟内出现,甚至在注射针头尚未拔出时就会发生 。少数病例可于给药后数小时或连续给药过程中出现,一般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部分:
(1)呼吸道阻塞症状:胸闷气短、喉头阻塞、呼吸困难、窒息、紫绀等,由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水肿和肺水肿引起 。
(2)循环衰竭症状:面色苍白、畏寒、冷汗、四肢发冷、烦躁不安、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等 。
(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意识丧失、昏迷抽搐、大小便失禁等,可能由脑部缺氧引起 。个别患者可产生失语、半身不遂、帕金森综合症等后遗症 。
(4)皮肤过敏反应,如:瘙痒、荨麻疹或其他皮疹 。
(5)消化道症状: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
2、延缓型反应
注射青霉素后数小时或两三天后才出现症状 。偶有数日后过敏性休克者,少见 。一般症状有:
(1)皮疹、皮痒、发热,三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以皮疹最为常见,且形态多样,严重者如大疱表皮松懈萎缩性皮炎和剥脱性皮炎,可危及生命 。氨苄引起的皮疹较多见 。
(2)接触性皮炎,发生于常与青霉素接触者,或局部应用青霉素时,发生率低 。病变为湿疹、荨麻疹等,偶可发展为剥脱性皮炎 。
(3)表皮癣菌群症样反应:应用青霉素后,病人腹股沟、手指或脚趾间、手掌、足跖,可出现汗疱样或类似表皮癣菌症的红斑和疱疹,临床罕见,机理不详 。
3、血清病型反应
大多数发生于初次使用青霉素的病人,临床表现与普通血清病相似,严重者可发生血管性水肿,有时可因咽管阻塞引起暂时性耳聋 。脑水肿时,可致严重的中枢症状甚至昏迷 。
4、其他过敏反应
青霉素尚可引起出血、过敏性紫癜、肾脏或肝脏损害、心衰等,但均罕见 。
二、青霉素过敏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1、肾上腺素应用:立即停止使用青霉素,将患者放入水平卧位,足部稍抬高 。迅速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0.5-1mg,5-10min后根据病情、患者年龄等重复使用肾上腺素0.3-1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10倍后静注 。
2、突击量糖皮质激素应用:首次地塞米松20mg加入50%葡萄糖40ml静注,然后用地塞米松20mg加入5%葡萄糖静滴;或用琥珀酸氢化考的松100-600mg/d,先分次用50%葡萄糖稀释后静注,然后静滴 。
3、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在使用肾上腺素、激素后患者血压仍不回升时,可应用阿拉明20-100mg加入生理盐水250-500ml中静滴,根据血压随时调整滴速,以维持到正常血压水平 。
4、心肺脑复苏:对心脏骤停、呼吸抵制的患者,按心肺脑复苏程序处理 。
5、其他:酌情应用抗过敏药用,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做气管插管进行人工呼吸 。
三、青霉素过敏是什么
青霉素是应用广泛的抗菌药物,它本身毒性很小,而较常见的却是药物过敏,引起不良的反应以致死亡 。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时,较多出现过敏反应,包括皮疹、药物热、血管神经性水肿、血清病型反应、过敏性休克等,统称为青霉素类过敏反应,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 。过敏性休克多在注射后数分钟内发生,症状为呼吸困难、紫绀、血压下降、昏迷、肢体强直,最后惊厥,可在短时间内死亡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