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家没公布找到了夏朝 夏朝为何找不到


为何国家没公布找到了夏朝 夏朝为何找不到

文章插图
夏朝到底存不存在?答案是肯定的 。虽然目前最早关于“夏朝”存在的直接文字证据都来自于西周 , 但是 , 在周代的文献中 , 周人的上层贵族间常以夏朝灭亡作为相互勉励的警言 。
如果夏朝是周人出于推翻商朝统治后构建法理的需要而杜撰出来的 , 那么他们欺骗的对象应该是殷商遗民 , 很难想象上层贵族之间也会拿这种编造出来的故事来相互勉励 。
这说明 , 商前有夏 , 在当时是一种普遍的共识 。只不过 , 近代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 , 古史辨派用西方判断文明发祥的要素标准 , 得出了夏朝是伪史的结论 。而在此之前 , 中国是没有人质疑夏朝的存在的 。
为了从考古学上印证夏朝的存在 , 1959年 , 著名历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带队在豫西开始了对“夏墟”的考古调查 , 这次调查不仅发现了偃师二里头遗址 , 而且将早在1952年河南登封王村遗址发现的未知文化类型也溯源其中 , 正式将这种类型的遗存命名为二里头文化 。
二里头文化的核心区域—偃师二里头遗址不仅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网 , 大型宫殿建筑群 , 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兵器群 , 最早的绿松石器作坊 , 而且出现了跨地域社会整合的迹象 。
可以说 , 二里头文化的分布范围并非局限于二里头一带 , 而是遍布整个黄河中游 。这种文化辐射现象与陶寺考古发现的邦国文明完全不同 。
山西晋南的陶寺遗址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尧舜时期的文化遗存 , 这里虽然同样发现了超大规模的城址和宫殿建筑群 , 但分布地域却基本上局限于晋南一隅 , 没有像二里头那样跨地域传播 。
考古学上呈现出的差异 , 也符合史书描绘的尧舜时代仍是天下万邦、夏朝则建立了广域王权的发展场景 , 换言之 , 陶寺时代还没有形成全国性的文化中心 , 这也是夏朝之所以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的原因所在 。
更为关键的是 , 从地层关系上判定 , 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晚于龙山文化又早于商文化 , 这也就意味着 , 在尧舜时代和商朝之间 , 的确存在着一个影响力居于核心地位并向周边辐射的政权 , 从时空上来说 , 这正是文献记载的夏朝 , 或者说 , 除了“夏朝” , 还有谁能够比它更有资格来与二里头文化契合?
然而 , 从1952年二里头文化首次被发现 , 到如今已经过去了整整70年 , 二里头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的夏朝之间 , 仍未建立绝对意义上的关联 。
称二里头是夏朝都城遗址的 , 仅局限于学术层面 , 而即使是在考古学界 , 这种关联也并非铁板一块 , 比如曾任社科院二里头考古工作队队长的许宏教授 , 就反对把二里头遗址和“夏都”联系在一起 。
不仅如此 , 国家层面也从正式公布在二里头找到了夏朝 。最典型的例子 , 是国家文物局在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的批复中 , 明确提出“建议该遗址博物馆名称中不含‘夏都’” 。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 , 一方面是出于命名的严谨 , 毕竟存在一种极端的可能 , 即夏朝人不称自己的朝代为夏朝 , 贸然用夏命名 , 如果二里头突然出土自证性的称呼用词 , 又该如何处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