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进补食疗 秋季进补有讲究


秋季进补食疗 秋季进补有讲究

文章插图
一、秋季怎样进补中医曰“四季五补”,即春季“升补”,夏季“清补”,秋季“平补”,冬季“滋补”,四季宜“通补” 。现正值秋季,抗暑消耗的体力须增加营养补充 。秋季是不少一年生植物成熟收获期,例如芝麻、核桃、红枣、莲心和桂圆等等,这些都是适于平补的佳品 。
进入秋季后,人们的胃口随着气温的下降逐渐好转起来,再加上许多地方都有“贴秋膘”的习俗,因此,一到秋天,许多人就张罗着吃各种各样的食物进补了 。其实,进补没必要操之过急 。
秋季的确非常有必要进补,合理进补不仅可以弥补夏季的过度消耗,还能增强人体对寒冷天气的适应能力,为平安过冬做好准备 。但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秋季进补也是一样 。如果秋天一到就忙着进补,不仅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还可能弄巧成拙 。这是因为,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人们常常因为苦夏或过食冷饮等原因,存在不同程度的脾胃功能减弱,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使长期处于“虚弱”状态的胃肠无法承受“突如其来”的补品,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人体消化功能一旦紊乱,不仅所摄入的营养物质得不到正常的吸收、利用,而且腹胀、厌食、腹痛、腹泻等疾病也会找上门来 。
那么,秋季到底什么时候进补、如何进补才合适呢?一般来说,进补之前最好有个调理脾胃的过程,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再开始进补 。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气温通常较高,空气湿度也较大;北方大部分地区立秋后也常有“秋老虎”光顾 。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不适宜进补,而应多吃些绿豆、扁豆、薏米、荷叶等,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彻底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至于这个过渡时间的长短,则根据天气情况而定 。一般而言,“秋老虎”离开后再吃3—5次上述食物,即可基本将体内妨碍脾胃功能的湿热之邪驱逐出去了 。接下来的一周,不妨适度吃点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茯苓饼、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 。中医认为,食粥能和胃、补脾、润燥,因此,若用上述食物煮粥食用,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脾胃虚弱比较严重的患者,则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健脾、益气、和胃的药物,以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胃炎、肠炎的人,由于脾胃功能减弱,立秋后千万不可贸然进补,更切忌进食大量含有阿胶、鹿角胶的补品,否则会因“虚不受补”而加重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
秋季进补有食补和药补两个途径 。一般来说,食补适合体质较差但没有具体疾病的人,可以起到改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的作用 。但补的时候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开始,如做点白木耳炖汤等 。如果患有一些疾病和慢性病,最好通过药物进补 。药补也有两种情况,如果身体尚可,可用一般的补药“平补”;如果身体亏虚较重,可用贵重的药品“滋补” 。至于亚健康人群,最好“食药同补”,以弥补营养失调 。
二、秋季进补需因人而异秋季进补不要过多地食用温热食物或者药物,如羊肉、狗肉、人参、鹿茸、肉桂等,否则极易加重秋燥 。但阳虚体质者如果一味清热,反而会适得其反 。而身体虚弱、患有慢性疾病的朋友,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进补,以达事半功倍之效 。
所以,秋季进补要因人而异 。对于一般身体状况的人,建议有选择地进补——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