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死亡 肉芽肿日常须知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死亡 肉芽肿日常须知

文章插图
一、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死亡临床表现多样 , 可累及多系统 。典型的GPA有三联征:上呼吸道、肺和肾脏病变 。
病初常见发热、疲劳、抑郁、食欲不振、体重下降、关节痛、盗汗、尿色改变和虚弱 。其中发热最常见 , 有时是鼻窦细菌感染引起 。
70%以上患者的上呼吸道最先受累 , 表现为慢性鼻炎、鼻窦炎 , 有鼻塞、鼻窦部疼痛、脓性或血性分泌物 。病情严重时可见鼻咽部溃疡、鼻咽部骨与软骨破坏引起鼻中隔或软腭穿孔 , 甚至鞍鼻畸形 。气管受累常导致气管狭窄 。
肺病变见于70%~80%患者 , 可致咳嗽、咯血、胸痛和呼吸困难 , 约34%患者出现迁移性或多发性肺病变 , X线检查可见中下肺野结节和浸润 , 有的呈空洞 , 20%有胸腔积液 。
70%~80%患者在病程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肾小球肾炎 , 常见的表现为血尿、蛋白尿、细胞管型 , 重者可因进行性肾病变导致肾衰竭 。
52%患者有眼病变:眶部血管炎表现为结膜炎、角膜溃疡、巩膜炎、葡萄膜炎及视神经病变 , 15%~20%眼球突出 。
还可因咽鼓管阻塞致中耳炎 , 可见脓性分泌物 , 神经性耳聋和传导障碍 。
二、肉芽肿性多血管炎如何检查呢1. 实验室检查
大部分患者均有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为该病的重要特点之一 。但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又称韦格纳肉芽肿(wegener'sgranulomatosis , WG) , 嗜酸性粒细胞<15% , 部分患者血清IgE显著升高 , 可有IgG增高 , 且和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补体多水平正常 , 常有贫血 , 血沉增快 , 血清抗MPO(髓过氧化酶)抗体特异性大于c-ANCA(胞浆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 后者特异性大于p-ANCA(核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嗜酸粒细胞比例可达33% 。尿中可有蛋白和红细胞 , 可伴有脓尿或管型 。
2. X线检查
胸部影像学显示多样化改变 , 无症状性肺结节 , 游走性获固定性肺浸润 , 空洞形成 。
3. 组织病理学检查
此病主要累及小动脉和小静脉 , 冠状动脉等中等血管也可受侵犯 , 大血管受累者少见 。病变分布于依次为:肺(肺内浸润影、哮喘)、皮肤(紫癜、结节)、末梢神经病变、胃肠道、心脏、肾脏、下尿道、关节炎及关节痛 。一般常为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 肾脏损害较轻 , 突出表现在肺部 。也可仅局限在单个器官或单处组织内 , 以肺脏和心脏多见 。
三、肉芽肿性多血管炎怎样治疗常需与鼻窦炎、鼻咽癌、淋巴瘤、肺炎、肺结核、肺癌、慢性肾炎、败血症(特别是真菌和分枝杆菌感染)、淋巴瘤性肉芽肿、显微镜下多血管炎、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syndrome)、复发性多软骨炎及中线恶性网状细胞增多症等鉴别 。
治疗可分为3期:诱导缓解、维持缓解和控制复发 。轻型或局限型早期病例可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 , 若疗效不佳应尽早用环磷酰胺 。有肾受累或下呼吸道病变的患者 , 开始治疗即应联合应用糖皮质激素与环磷酰胺 。泼尼松(龙)至少用药4周 , 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维持 。危重症可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环磷酰胺是治疗本病首选的免疫抑制剂 , 口服或静脉注射 。不能耐受环磷酰胺者可选用甲氨蝶呤 , 每周1次 , 维持至病情缓解 。治疗效果不佳可试用环孢素等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