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的省级行政区划发生了哪些变化 东北省份变化


中国东北的省级行政区划发生了哪些变化 东北省份变化

文章插图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未经授权,禁止二传,违者必究 。
本文作者:雾岛
在19世纪末期,中国东北的行政建制,还是以将军辖区为主的 。这一时期的东北分为盛京、吉林、黑龙江三个将军辖区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这三个将军辖区被撤销,原有辖区就地转化为行省 。这也就是东三省最早的来源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时的东三省和今天的版图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黑龙江管辖着呼伦贝尔和今天的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省治位于龙江府,也就是今天的齐齐哈尔 。吉林行省的位置更靠东,管辖范围涵盖三江平原,省治在吉林府,也就是现在的吉林市;原有的盛京将军辖区转为奉天省,省治位于奉天府,也就是现在的沈阳 。该省的行政范围也要比现在辽宁省向北延伸了不少 。
这时的旅顺和大连还不在清政府的直接控制之下 。1899年3月27日被沙俄强租辽东半岛南部,变成“关东州”;日俄战争之后,1905年,关东州被转租给了日本 。直至抗日战争结束后,这里被苏联驻军,先后有关东公署、旅大行政公署等多个中方的行政单位 。新中国成立之后,苏联驻军撤走,旅大被彻底交还给中方 。
图一 清末东北行政区划
到了民国时期,为了防止外蒙古叛军窜犯内蒙古,1912年11月30日,熊希龄被北洋政府任命为热河都统 。1913年4月,熊希龄致电北洋政府,提出了《热河改建行省方案》 。1914年7月6日,热河特别区正式成立,相当于省级建制,政府驻地位于承德,也就是原来的“热河行宫”(承德避暑山庄)所在地 。这个清末就开始不断提上议程的建省方案,直到这时才最终成行 。1928年9月17日,热河特别区被改建为热河省,从此东北三省变成了东北四省 。而原有的东三省的行政区划也出现了小幅调整,奉天省接管了原属于内蒙古的部分地区,但是大体的管辖范围变化不大 。
图二热河特别区建立后的东北地区省级行政区划
1928年起,出于“推定地方自治”“削除军阀割据”“合理化分省依据”“容易设计交通路线”“扫除封建地方观念”等种种原因,包括宋渊源、伍朝枢、陈铭枢、胡汉民等人均提出了缩小省区的提案 。但这些提案由于各种原因都没了下文,包括1932年12月在国民党四届三中全会上获得通过的伍朝枢的方案 。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 。1932年2月,东三省全部沦陷,同年3月伪满洲国成立 。1933年2月21日,热河抗战爆发,至3月4日承德沦陷,至此东北四省全部被伪满洲国控制 。
最开始的时候,伪满洲国只是在东三省的范围内,把今内蒙古地区的部分区域划出了一个伪兴安总署 。1932年3月把长春及其周边划出了伪新京特别市,1933年6月19日又在哈尔滨划出了伪哈尔滨特别市 。1937年,伪哈尔滨特别市被降格成普通市 。
1934年12月1日起,为了削弱几个伪省长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日本不仅剥夺了伪满洲国各省长的军事权力,还实行了全新的伪行政区划 。在这个行政区划下,伪满一共拆成了14个“省” 。此时伪满下辖的伪省名称包括:吉林、龙江、黑河、三江、滨江、间岛、安东、奉天、锦州、热河、兴安东、兴安西、兴安南、兴安北 。
已经很零碎的东北之后被拆出了更多的伪省 。1939年,滨江省和三江省的交界处拆分出一个牡丹江省;吉林省和奉天省、安东省拆分出一个通化省 。1939年4月18日,出于军事目的,龙江省和滨江省交界处拆出一个北安省;三江省和牡丹江省的交界处拆出一个东安省 。1941年,吉林省、奉天省和通化省的交界处又拆出来一个四平省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