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刮痧后颜色越来越黑效果就越好吗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肩周炎刮痧后颜色越来越黑效果就越好吗 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什么

文章插图
一、肩周炎刮痧后颜色越来越黑效果就越好吗
刮痧是从推拿、针灸、拔罐、放血等疗法变化而来,与这些疗法一样要遵循施术的四个原则:一是明确诊断;二是辨证施治;三是因人因病因时因地制宜;四是补虚泄实 。
刮痧不是越黑越好
刮痧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淤之目的 。但值得注意的就是,很多人以为刮痧一定是感觉到疼痛难忍、刮得惨不忍睹才是最高境界 。
其实这是错误观点,刮痧并非愈痛愈有效,也不是刮得又黑又紫才好 。其实,刮拭部位出痧后呈现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停止 。刮痧部位、力道等若掌握不当,片面追求出痧的颜色,不仅无效,还可以造成皮肉损伤 。
走出误区:出痧颜色越深效果越好
刮痧是否疼痛越大、颜色越深,就意味着把“邪都刮干净”了呢?中医表示,刮痧疗法是在中医的经络腧穴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一般是运用运用边缘光滑的汤匙、铜钱、硬币或刮痧板(牛角、玉石、砭石等),蘸取一定的介质,在皮肤相关部位顺序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透痧的作用 。
刮痧属于一种刺激疗法,如果操作不当,如刮痧的部位、刮痧的力度、刮痧的时间掌握不当,不但达不到治疗保健的目的,还可能加重病情或者引起其他的不适 。刮痧并非越痛越有效,一般出痧呈微红色或紫红色就可以了 。
中医强调,刮痧首先要辨证施治,相对的适应证包括感冒、发烧、中暑、肠胃病、肩周炎、颈肩背痛等部位,而且对应不同的穴位,部分疾病还要结合药物治疗,因此刮痧前建议到医院咨询医生 。
二、肩周炎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胸出口综合征 。此病的主要症状是肩臂痛、手臂发麻乏力等,患臂持重或上举时症状加重 。与肩周炎的鉴别主要借助一些特殊体征,即Wright试验、Adson试验等 。X线平片有时可见部分病人存在颈肋 。
2、肩手综合征 。本病为一反射性交感神经障碍,通常在损伤后发生 。主要症状为肩、上肢及手部疼痛及运动障碍,伴血液循环障碍 。患侧肢体肿胀、水肿、皮肤温度升高,发热、充血 。手指喜取直伸位,被动屈曲时疼痛加重 。
3、神经性营养障碍 。本病临床表现为以肩为中心,肩周围肌肉急性剧痛,随之出现广泛的肩关节周围肌肉萎缩和上举功能障碍 。根据其疼痛更加严重、肥肉萎缩更广泛,并出现肌肉麻痹等特点,可与肩周炎相鉴别 。
4、肩关节半脱位 。又称为肩关节不稳定,通常由于运动损伤引起 。主要症状为肩关节疼痛及反复的关节交锁 。被动强制外旋、外展可出现疼痛、半脱位和不稳定感 。惧痛试验阳性 。在前后方向上作肱骨头被动推拉试验,可发现肩肱关节过度松弛现象 。X线片在患肩上举前后位照射,可见盂肱间滑落现象 。碘水、气体双重对比造影可见前关节囊膨隆,盂唇缺损或剥离现象 。
三、肩周炎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1)肩部疼痛是主要的肩周炎的症状:起初时肩部呈阵发性疼痛,多数为慢性发作,以后疼痛逐渐加剧或顿痛,或刀割样痛,且呈持续性,气候变化或劳累后,常使疼痛加重,疼痛可向颈项及上肢(特别是肘部)扩散,当肩部偶然受到碰撞或牵拉时,常可引起撕裂样剧痛,肩痛昼轻夜重为本病一大特点,多数患者常诉说后半夜痛醒,不能成寐,尤其不能向患侧侧卧,此种情况因血虚而致者更为明显;若因受寒而致痛者,则对气候变化特别敏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