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暖还寒的天气到底如何穿衣 天气温凉穿什么


乍暖还寒的天气到底如何穿衣 天气温凉穿什么

文章插图
近期冷空气活跃,南方阴雨频频,北方阴冷异常,纵观全国,颇有一种冷风冷雨、乍暖还寒的感觉 。身处最容易感冒的季节,在这种天气下,如何穿衣成为困扰大家的首要难题 。
之前刷爆社交圈的网红穿衣法:26摄氏度穿衣法,是否科学、是否放之海内而皆准呢?
所谓26摄氏度穿衣法,就是用26摄氏度来减去当日最低气温,剩下的温度到一张表里去一一对标不同温度值的衣服,最后当日最低温加上身上的衣服,等于26摄氏度就行了 。
乍一听,这套理论颇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这个法则有很多值得诟病的地方 。比如气温太高或太低完全不适用,27摄氏度的天气下,还得“退回去”一件衣服?而像是东北动辄零下20摄氏度的天气,按照这个法则,可能穿成个球都凑不到26摄氏度 。
不仅如此,这个粗糙的方法并没有考虑到风力大小、是否有降雨、空气湿度高低等关键性因素,穿衣是最需要和体感温度结合的应用场景,但这个法则却抹杀了“感受” 。
所以,网红穿法往往不能满足我们的现实需求,真正合适的穿衣方案,需要跟随自己的感受来定 。
整体上,在目前这种乍暖还寒的天气下,我们要遵从这样一种穿衣的原则:
层数尽量多,少穿厚衣服 。衣服类型要覆盖打底层、保暖层、防风防雨层 。
首先,穿衣服层数尽量多,少穿厚衣服,这是为了方便我们随时根据感受增减衣物 。而不是一件羽绒服配个短袖,到了某些场合,羽绒服是穿也不是、脱也不是 。
再者,3种衣服类型的全覆盖能保证我们身体的各种需求 。打底层可以保暖、排汗,而且舒适度有保障 。我们经常会有这样的感受,穿惯了打底内衣后,偶然换成不贴身的短袖,容易出现腹泻的情况 。这就是贴身衣物最重要的作用:保护核心区域不漏风、温度不流失 。
保暖层是中间层,它们利用材料的特性,隔绝外界的冷空气 。一般来说,羊毛、人造纤维、羽绒等材质的都可以作为保暖层 。它们内部有比较大的空袭,这种空袭像是一个个隔热单元,阻断内外的热量交流 。对于雨天、湿度较大的天气,羽绒的保暖效果就远不如人造纤维 。
防风防雨层就是我们的外套了,这个季节大家最爱的风衣为什么可以胜任各种天气环境?那就是因为它防风效果好,而且修长的款式能在乍暖还寒的天气下保护好腿部,此外,它足够轻便和宽松,能有效抵挡突然出现的大风带来的降温 。
春季的穿衣策略,我们不能盲从各种直接的建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才是最重要的 。每个人对于温度、环境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怕冷还是怕热,自己最为清楚 。
当然,除了自己的经验外,我们能提前一天看好天气预测,关注好天气现象、湿度、风力、风向等关键信息,才能因地制宜制定属于自己的穿衣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比起单纯的天气,天气的变化才是核心,比如晴天变成阴天,我们要知道隐含信号:昼夜温差小,要更注意白天的保暖 。
天气变化起伏大,春季穿衣的秘密你知道了吗?


笔者:丁满,气象专家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