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头蚤如何杀死( 四 )


将此方法用于池塘捆箱内施药,并在浸洗过程中不断补充药物 , 其结果则是杀虫效果远不如室内试验结果理想,推测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药物浓度在浸洗过程中不能保持稳定所致 。
因此,高锰酸钾虽然是杀灭锚头鳋成虫比较有效的药物,但是将其应用在鱼池中治疗疾病时,其具体浸洗方法或者综合其它方法还是需要认真考量的 。
(常见的鲫鱼体表红斑,己附体的幼虫)
六、病理变化
锚头鳋寄生在鲢、鳙等鳞片细小的鱼体表面时,引起寄生部位周围红肿、发炎 , 形成明显的红斑,寄生部位肿涨较明显 。
当寄生在鲤、鲫等鳞片较大的鱼体表面时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一个缺口,寄生部位肿胀不明显,只是形成充血红斑 。
七、防治方法
锚头鳋病是一种侵袭性鱼病 。属节肢动物甲壳类的一种,此病可肉眼确诊,需用杀灭锚头鳋或寄生虫类专杀产品进行杀虫1-3次,3-5天后复检,杀灭效果不理想时需要复杀 。
平时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作用
人们在患有锚头鳋病的养鱼池塘中,泼洒各种杀虫药物的真正作用大多只能是为了杀灭养殖水体中正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锚头鳋幼虫,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杀灭寄生在鱼体上的锚头鳋老虫或成虫 。对该虫的杀灭应该针对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易于被药物杀灭的寄生虫个体发育阶段)施用药物方可功效大增 。
有效杀灭---幼虫---锚头鳋生活史的薄弱环节
锚头鳋生活史中的薄弱环节无疑就是处于自由生活阶段的幼虫(无节幼体)或者成虫(桡足幼体)阶段 。因为一旦锚头鳋寄生到鱼体上,无论是处于“幼虫”、“成虫”还是“老虫”阶段的虫体,由于可能受到药物影响的身体部位已经深深地入侵到鱼体肌肉内 。因此,泼洒在养殖水体中的各种药物实际上是狠难以对其产生作用的 。
如果检查患病鱼体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幼虫”阶段,就可以根据虫体的寿命长短的原理 , 每间隔10-15天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三次,才有望达到彻底治愈鱼类锚头鳋病的目的 。
如果发现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成虫”阶段,就可以每间隔10-15天用杀虫药物一次,连续用药两次即可 。
如果发现鱼体上寄生的虫体大多处于“老虫”阶段的话,就可以只用杀虫药物一次就行了 。
根据鱼体的大小和锚头鳋的感染强度 , 决定是否使用杀虫药物治疗疾病 。
如对于5.0-6.0cm的鱼种,如果寄生了3-5个锚头鳋的话,就有可能导致鱼体发生死亡 , 应该及时采用杀虫药物给予治疗 。
如果是大鱼寄生的虫体不多或者马上进入冬天(低于12℃)或高温(高于33℃)天气时虫体大多会自灭自死或卵体沉泥冬眠,也可暂时弃治 。
防治措施
1、敌百虫全池泼洒
使用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杀灭锚头鳋幼虫 。若鱼体感染的主要是细小白色无卵囊的“幼虫”,可在半月内连续用药两次;若主要是体透明具绿色卵囊的“成虫”,则用药一次即可;若是体混浊的“老虫”较多,则可以暂时不用药 。
在该虫繁殖季节(夏秋季节较多发) , 全池泼洒90 %敌百虫,用量为0.5-1ppm 。每两周1 次,连用2~3 次 。
每立方米水体使用20%精制敌百虫粉0.18~0.45g水溶解液全池泼洒 。杀死池中锚头鳋的幼虫 , 根据锚头鳋的寿命和繁殖特点,需连续下药2~3次,每次间隔的天数随水温而定 , 一般为7天,水温高时间隔的天数少;反之,则多 。
2、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
对不同的鱼采用不同的高锰酸钾浓度,可有效杀死锚头鳋幼虫和成虫: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