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什么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二 )


便血是指大便呈鲜红或深红褐色,出血部位多位于结肠,但是在上消化道大量出血时,由于血液有轻泻作用,会缩短排泄时间,使得大便呈鲜红色 。
大便性状也受出血量、出血速度的影响,出血量大、出血速度快,大便呈稀糊状;出血量少、出血较慢,则大便成形 。
2.其他表现其他临床表现因出血量多少、出血部位及出血速度而异 。小量出血、出血时间短者可无症状;出血时间长者可有慢性失血性贫血表现,如面色苍白、乏力、头昏、食欲不振等;而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低血容量休克,表现为:
(1)周围循环障碍:短期内大量出血,可引起循环血量迅速减少、静脉回心血量不足,心排血量减少,表现为头晕、乏力、心悸、出汗、口干、皮肤苍白、湿冷等 。
(2)发热:引起发热机制尚不明确,可能是由于肠腔内积血,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吸收,血容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等影响体温调节中枢而导致发热 。
(3)氮质血症:消化道大量出血后,血中尿素氮常升高,首先出现肠源性氮质血症,是由于消化道出血后,血红蛋白在肠道被分解、吸收,引起血尿素氮升高,肠源性氮质血症出现时间早,24~48h达高峰,3~4天恢复正常;当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使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降低,产生肾前性氮质血症,休克纠正后迅速恢复至正常;休克持久造成肾小管坏死,可引起肾性氮质血症,即使休克纠正,尿素氮仍不下降 。
三、消化道出血的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应做下述检查:
1.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及凝血酶原时间, 肝功能检查 。
2.大便常规检查、潜血试验及便培养 。
3.骨髓检查 。
其他辅助检查:
1.吞线法可粗略判断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 。方法为用一条粗的白丝线,约2m长,一端扎一小糖球,令患儿吞服后,另一端用胶布固定在颊部,随胃肠蠕动,白线即逐渐下达至十二指肠 。24h后将线轻轻拉出,以免拉伤消化道黏膜,引起假象 。正常情况,呈白-黄色,如胃内出血则呈白-红-黄色,十二指肠出血为白-黄-红色,根据线的染色判断出血部位 。做此检查需要患儿的合作,否则将线咬断难做成功 。
2.X线钡餐及钡灌肠检查一般要求在病情平稳,血压恢复,心功能好转后进行 。但疑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可在出血时吞钡检查做出诊断 。钡餐及空气双重造影,有助于检查胃、十二指肠及小肠疾患,如消化性溃疡、肿瘤、肠狭窄等 。钡灌肠或空气双重造影对直肠、乙状结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肿瘤、肠套叠等可做出诊断,并能观察结肠位置,协助诊断肠旋转不良 。
3.内镜检查 如食管镜、纤维胃、十二指肠镜、纤维小肠及结肠镜,可直接观察病变的部位、原因和范围,同时可进行照相、录像、取活检及治疗 。
(1)食管、胃、十二指肠镜:近20年来应用纤维内镜检查上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原因,准确率很高,可达85%~90%,钡餐造影确诊率小于50%,故目前多采用内镜法 。在上消化道出血12~48h以内进行检查,阳性检出率较出血停止或晚期再进行内镜检查高出2倍 。原则上如患儿情况平稳,诊断不确定又需急诊手术时,尽早行内镜检查,以利术中止血 。虽然上消化道出血的自然止血率>90%,如用内镜做出诊断后,可给以及时的合理的治疗,并可指导复发出血的预防 。据统计急诊做内镜检查较选择性内镜检查其合并症大4倍,因此亦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
(2)纤维结肠镜检查:下消化道出血均以便血为主,用纤维结肠镜检查较钡剂灌肠准确率高,且有其特异性,可同时对结肠病变取活检,用电凝、激光、热凝出血点以止血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