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消化道出血的表现有什么 消化道出血的原因( 三 )


。(3)乙状结肠镜检:此种检查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如考虑为降结肠以下乙状结肠病变,可选用此法 。对幼儿应在麻醉下进行,较大儿童要求能合作,操做时要轻柔将肠镜徐徐向前推进,以免穿透肠壁或发生其他意外 。
4.放射性核素扫描
(1)美克尔憩室出血:可用放射性99mTc-pertechnetate扫描,因99mTc易被胃黏膜吸收,聚积在胃黏膜内,用以鉴别是否有异位胃黏膜在美克尔憩室或肠重复畸形内 。美克尔憩室的发病率为0.3%~3.0%,大多数不含胃黏膜,凡因美克尔憩室出血者,约90%以上的美克尔憩室内有异位的胃黏膜,故用99mTc扫描确诊率很高,如扫描前给患儿胃泌素可提高其敏感性,同时用西咪替丁可延缓99mTc清除,亦能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此法仅需1h即能完成,故在下消化道出血时,均可考虑采用 。
(2)急性出血时扫描定位:当小肠出血的原因、部位不清,内镜又不能探得,或怀疑动静脉畸形以及间断性复发性便血时,可用扫描技术 。当出血速度小于0.1ml/min时,有人采用静脉注射硫酸胶体Tc,能诊断出血部位 。其放射性暴露极低,危害小 。但比核素T1/2短,进入网织内皮系统后约2min即清除,因而影响了其显影的可靠性 。
99mTc-pertechnetate红细胞标记扫描方法,检查前需将患儿血标本标记上放射性核素,然后将标记好的红细胞再注入患儿静脉,经肝脏的清除而迅速从血循环中消失 。但在出血部位或动静脉瘘处99mTc不断从血管漏出,经腹部扫描能确定出血部位 。方法较复杂,并要求活动性出血的速度为0.5ml/min或>0.5ml/min,能敏感、正确标记出消化道出血的位置,因该核素T1/2较长,胃肠系统24h内均可扫描显像 。
放射性核素标记红细胞扫描技术,亦可用于血管造影,诊断出血部位 。敏感度高,危险性小,要求出血速度在0.5ml/min以上 。操作时须给患儿镇静药或麻醉,经股动脉插管向上达肠系膜动脉系统,注入标记核素的红细胞,同时腹部扫描,能显示核素的去向 。如为血管损伤和动静脉畸形、下消化道出血,可观察到核素渗出到血管外或呈毛刷状,诊断正确率可达40%~80%,合并症发生率近2% 。并可利用插管进行治疗,如注入血管加压素或栓塞畸形血管等 。
四、消化道出血的用药治疗
药物:降低门脉压的药物通过降低门脉压,使出血处血流量减少,为凝血过程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止血 。降低门脉压的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
A.血管收缩剂药物:
a.加压素(血管加压素)及其衍生物:能收缩内脏小动脉和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使内脏血流量减少,从而降低门脉系统压力及曲张静脉压力;用于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成人常用量0.2U/min,静脉滴注,无效时加至0.4~0.6U/min,剂量超过0.8U/min时,疗效不再增加而不良反应随之递增 。一般不必用首次冲击量,止血后以0.1U/min维持12h后停药 。不良反应为:血压升高、心绞痛、心律失常、腹痛、呕吐、便意频繁,甚至并发肠缺血坏死,加重肝肾功能损害等 。为减少不良反应,可与硝酸甘油合用 。
b.生长抑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抑致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减少门脉主干血流量、保护胃黏膜细胞作用,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尤其是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药物 。常用有2种,生长抑素(施他宁)5μg/kg+生理盐水5ml,静脉慢推3~5min,立即以5μg/(kg·h)的速度连续静脉滴注(成人3000μg+5%葡萄糖500ml静脉滴注维持12h),止血后应继续治疗24~48h,以防再出血;成人奥曲肽,0.1mg/次,静脉或皮下注射,3次/d,或0.1mg首次静推,然后0.3mg静滴,25μg/h,维持12h 。儿童按体重计药量 。不良反应:轻微,偶有心悸、头晕、恶心、大便次数增多等,减慢推注速度或停止推注后症状消失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