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年跑茶山才知道的不传之秘,看叶底和茶汤到底在看什么?


常年跑茶山才知道的不传之秘,看叶底和茶汤到底在看什么?

文章插图
别人看叶底,你也看叶底 。别人看茶汤,你也看茶汤 。
那看叶底和看茶汤到底是在看什么?
经常遇到很多茶友来找我买茶,上来就说你把茶汤和叶底的照片发我看看 。
有一次很好奇,问了一个茶友,找我买过很多次茶叶,每次都是要求看叶底和茶汤,有次我就好奇:你们看叶底和汤色,是在看什么?
他说:区分古树茶呀,你不会吗?
我说:这个我真不会 。
后来,这位茶友把我删了,让我郁闷了许久,诸位茶友有谁可以通过叶底和汤色区分古树茶的,不妨教教我!
好吧,为了写这篇文章,我仔细梳理了一下,我的是如何看叶底和茶汤的 。
一、有些名山是可以通过叶底来辨别的 。
比如昔归 。这个山头说过无数次,那也确实是因为它的条索,叶底太有辨识度了,其他山头根本想要作假,很难入手的 。
昔归茶的条索出了名的丑:柳叶形,颜色黑,不显毫,梗多芽头少,叶片薄,还是藤条茶 。
藤条茶则说明马蹄很多,类似昔归这种名山茶,茶农是不可能给你掐马蹄的 。
这就是昔归的二类,俗称大树茶,叶底低端梗的部分,就是基本都有马蹄
这是另外一个朋友做的昔归单株,就更明显了,条索修长,形如柳叶,也是马蹄很多
这是昔归条索的近景,叶片薄,梗多芽头少 。
梗多芽头少,从这张条索也可以看出来
条索发黑
条索就能很清晰的辨认了
还有许多山头叶底也是很容易分辨的 。比如曼松、老曼峨的等等,只要你留心,或者经常接触,叶底还是能给我们传递很多信息的 。
这是老曼峨的,虽然是2021年的秋茶,但依然看得出芽头多,肥厚,显毫
这是曼松的,曼松是中小叶种,叶子细小,芽头多,梗少
这也是曼松的,条索的辨识度高
当然了,这只能作为参考,不能用作判断的唯一依据 。切记切记!


二,藤条茶和“非藤条”茶叶底的区别
藤条茶和非藤条茶最大区别,除了看树,最主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叶底 。
藤条茶在一泡茶里叶底马蹄占比较多,90%以上都是马蹄;非藤条茶,也会出现马蹄,但占比不会特别大 。
马蹄就是在采摘的过程中形成的 。藤条茶也是大叶种,不过是修剪方式不同,所以导致采摘习惯的不同,故容易形成马蹄 。
一张图,一目了然:
这就是典型的藤条茶了,基本上每个芽叶的底端都有“方头”,形似马蹄 。因为采摘的时候手法为“剔”


这是大叶种,每个芽头的底端基本没有“方头”,因为采摘的时候是用“掐”
知道这招有什么用?可以鉴别很多“一眼假”的仿品!
1.比如冰岛以冰糖甜闻名,但拥有这个口感的山头却不在少数,东半山的许多山头都有冰糖甜 。那蕉、正气塘、坝糥等等,还有南美之流 。
但冰岛五个寨子,全都是大叶种,而这些“赝品”,无一例外都是“藤条茶”,通过叶底可以轻易鉴别出来 。
2.再比如布朗山的茶大都滋味雄强,苦底明显的 。但布朗山的茶是毋庸置疑的大叶种,而在临沧的忙肺,滋味同样雄强,同样有苦底,滋味像的不得了 。
据忙肺当地茶农透露,忙肺正山的茶,许多刚做出来,就被拉到勐海,摇身一变,成了布朗山班章!
但同样的,忙肺也是藤条茶!叶底也是马蹄超多,毋庸置疑的一眼假!
当然,这一招也不是绝对有用!如果造假者在采摘时就把马蹄掐去,那就只能通过品鉴来判断了!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