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养生常识普及 如何进行经络按摩( 二 )


 (3)用右掌心按在命门穴处,做上下搓动20至30次,可以补肾培元、强身益寿 。
13、翕周
具有滋阴降火、补肾壮腰的功效 。方法:收缩肛门,吸气时收紧肛门,呼气时放松,一收一松为1次,连续50次 。
二、经络自我点穴按摩
经络是古人在长期生活保健和医疗实践中逐渐发展并形成的理论,它是以手、足三阴和三阳经以及任、督二脉为主体,网络遍布全身的一个综合系统,它不仅指导着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而且是人体保健、养生祛病的重要依据 。
中医经络养生疗法与普通的疗法区别于:第一,从手法上,普通的洗脚、按摩治疗只能到达皮、脉、肉,而经络疗法则可在此基础上深入到筋、骨层;第二,从疗效上,普通的按摩只能达到放松效果,而经络疗法则可达到医疗效果,有病治病,无病防病 。
作为养生之道,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介绍,这些穴位的具体位置可以在经络图谱中找到.
点按风府穴
双掌掌根贴于耳后,双手中指弯曲以指尖点按头后正中线的风府穴约1分钟,力量适中 。风府为督脉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颈疼痛,预防中风 。
点百会、四神聪
双掌掌根贴于头的两侧,然后以双手中指指腹依次点按头顶百会穴及四神聪穴,约1~3分钟,力量适中 。百会为督脉穴,四神聪为外经奇穴,头为诸阳之会,常点按此二穴,可防治头痛、眩晕、失眠、健忘、脱肛、阴挺等 。
点印堂
以双手中指指尖点按双眉中间印堂穴,约1分钟 。印堂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前额头痛、鼻衄、鼻渊等 。点太阳: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太阳穴,点法和揉法结合,约1分钟 。太阳为经外奇穴,常点按此穴可防治头痛、目疾诸症 。
上肢点穴按摩
取坐位,先以右手拇指掐按左手中指尖的中冲穴及小指的少冲穴,然后以右手拇指指腹依次点按合谷穴、列缺穴、内关穴,也可点按左、右手的十宣穴 。换左手指点按右上肢各穴,穴位同上 。
下肢点穴按摩
以双手中指指腹分别点、揉两侧足三里穴和委中穴,点法和揉法结合 。
三、经络按摩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传染性疾病,严重感染性疾病,脓毒血症,精神病,疾病的急性期病情危重,有高热,神志不清,血液病,有出血倾向,结核,恶性肿瘤,按摩局部有较严重的皮肤病、皮肤损伤或炎症(如蜂窝组织炎、丹毒、脓肿、骨髓炎等),均不适应按摩治疗 。
孕妇不能按摩肩井穴、合谷穴、三阴交穴、昆仑穴、小腹部、腰骶部和髋部;女性经期不应做腰骶部与双臀部的按摩 。
另外,骨折未愈合、韧带和肌肉断裂的固定期,均不宜按摩治疗;年老体弱、血压过高,以及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严重损害者,应慎用或禁用按摩治疗 。
二、注意事项:按摩时,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诊断,选用穴位,确定手法,做到心中有数,考虑全面,有中心有重点 。
2.根据不同疾病与按摩部位的不同,采用合适的按摩体位 。这个体位要使病人舒适,治疗方便,有利于各种手法的操作 。不论是自我按摩或由别人按摩,都要注意 。
3.按摩的操作程序、强度、时间,需根据治疗中病人的全身与局部反应及治疗后的变化随时调整 。并应掌握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 。
4.做好病人的解释工作,嘱病人不要紧张,肌肉要放松,呼吸自然,宽衣松带 。做腰背和下腹部的按摩,应先排空大小便 。病人在过饥、过饱以及醉酒后均不适宜按摩,一般在餐后2小时按摩较妥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