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为何被称为“手臂上的毒蛇” 默克尔正式卸任( 三 )


勇敢与审时度势结合,成为默克尔的政治本能,她几乎不表达自己的好恶,更在乎政策的继承性和效果 。这种执政风格使德国井然有序,但无法领风气之先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来临之时,更年轻的德国人已经抑制不住大有作为的野心,默克尔式的后发先至不再招人喜欢 。社民党要立竿见影的缩减国内贫富差距,绿党要彻底的低碳经济,民粹主义要德国人的德国,欧洲人的欧洲;所有政党都要德国更积极地领导欧洲乃至世界,激进变革的风潮终于涌入德国 。拥有足够政治智慧的默克尔,选择了一个恰当的离开时机 。大变革时代不再需要耐心的妥协和求同存异的宽容,人民厌倦了对旧秩序的修修补补,厌倦了倾听不合心意的反对意见 。
在变革的时代,社会动员和民众的直接参与成为政治活动的直接和根本动力 。老派的默克尔不理解点赞与短视频的作用,不明了Facebook与twitter上沟通的价值 。她习惯在议会发表一板一眼的演说,她能做到最与民同乐的事,无非是在欧洲杯上为德国队喝彩 。
在一个社交媒体大行其道的时代,政治话语和政治行动的逻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默克尔很难吸引民众的目光,民众对她的信任更多来自16年的政治惯性使然 。最终,德国选民因为信任对她给予了足够的授权,又因为审美疲劳拒绝接受第二个默克尔 。
科尔当年的成功,身边少不了撒切尔和密特朗的陪伴 。那些老派的欧洲人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风格 。今天,一切都不一样了 。除了默克尔外,欧洲各国已经少有能够长期执政的人物 。放眼欧美世界,更具舞台感和演员觉悟的新一代政客如过江之鲫,娶名模带名表的萨科齐,办裸派对的贝卢斯科尼,头发乱蓬蓬满嘴跑火车的鲍里斯,脱口秀大王特朗普……少壮派后浪推动前浪,却都做不到长期立足 。这些年轻的嘴上跑火车政治家大多如吕特、马克龙一般,动辄就要把哪个国家踢出欧盟,遇到风吹草动就如好斗公鸡一样大喊民主与正义 。重实效、轻议论的默克尔虽威望日隆,身边的志同道合者却日渐凋零 。
时代在剧变,没人能阻挡政治的代谢更迭 。今天有那么多人对默克尔赞誉有加,心中更多掩藏的是对变化的恐惧 。默克尔,当然不能被定义为西方政坛无法超越的高峰 。真正的问题在于,那些大喊变革的“twitter领导人”们,能不能把他们决绝的口号变成切实的政策,能不能用他们非黑即白的思维,让这个更复杂的世界走向更好? 如果不能,则默克尔的传说将继续下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