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为何被称为“手臂上的毒蛇” 默克尔正式卸任

默克尔正式卸任!她以和煦微笑示人,也被称为“手臂上的毒蛇”
当时钟拨向2021年11月份时,称得上是世界上最有权势的女政治家默克尔,将离开给予她权力、荣耀与重负的柏林,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开始暮年生活 。
当地时间10月26日,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在默克尔政府卸任仪式上,向默克尔递交了任期结束通知,默克尔正式卸任总理 。施泰因迈尔同时将任期结束通知交给了德国副总理奥拉夫·朔尔茨等人,在下一任总理获得任命前,默克尔将继续行使总理职责 。
国际政治舞台浪高风疾,沉浮之间能屹立不倒16年的政客不多,离场时能集天下赞誉于一身的更少 。默克尔以如此完美的姿态挥手告别,竟给人一种恍惚之感,好似她一直在一个安逸的岗位工作一般 。她如何成就一番伟业,又因何曝得大名,值得深思品评 。
当地时间10月26日,默克尔正式卸任总理
勇气与操守:默克尔的成功之道
美国专栏作家鲁奇尔·夏尔马对默克尔的评价是“一直在提防权力可能对一国领导人造成的腐蚀” 。这种判断确实很大程度上是准确的,默克尔的清廉、清醒、朴素和平民感成为她独特的政治标签 。她似乎从未被巨大的权力弄昏头脑,也使她成为名誉渐衰西方权贵集团中公认的一股清流 。当然,我们也不该天真地认为,一个老好人,依靠道德品质就能在混乱的地球上兴风布雨 。默克尔的决然、勇气、视野与手腕,使她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若干节点中脱颖而出,最终由“默克尔博士”变成伟大的“默克尔总理” 。
1989年11月9日,全世界在电视机前见证柏林墙被推倒 。无数激动的东德民众走上街头,纵酒高歌,整夜狂欢 。原东德科学院物理化学中心研究所的默克尔却没有侧身其中 。尽管2019年默克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激动的回忆到,“在曾经只有一面黑墙的地方,突然打开了一道门……那是个令人兴奋和神奇的时刻 。”但时年35岁的默克尔却因为担心影响第二天正常上班,去柏林墙逛了一下后立刻走路回家 。
那个夜晚具有高度的象征性,默克尔的一生都在如此这般地回避那些能让人一时兴起的场合,习惯在独自向隅的时候做出决定 。当大多数同龄人过了柏林墙倒塌的兴奋劲后,看似波澜不惊的默克尔却果断办理了辞职手续,在东德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各种政党中选了一个加入——该党后来迅速并入执政的基民盟,默克尔则开始了其传奇的政治生涯 。
默克尔的身份有科学家、东德地区、天主教家庭、女性等几重标签叠加,使她立刻获得大权在握的科尔总理的青睐,并获得了“科尔女孩”的称号 。客观来说,默克尔一生的政治风格也确实带有鲜明的科尔烙印 。但就是这个看似安静、温和而忠诚的女孩,在1998年基民盟选举失败和丑闻爆发的逆境之时,先和党内大佬朔伊布勒联手逼宫科尔下台,后自作主张在刊物发文要和基民盟内的腐败风气决裂,引得朔伊布勒和科尔自相残杀 。当两位党内柱石在政治上同归于尽后,素无根基却渔翁得利的默克尔成为带领党走向新生的旗手 。科尔后来恨恨地称默克尔为“手臂上的毒蛇”,其心中的震惊可见一斑 。
世人常被默克尔和煦的微笑所惑,其实纵观默克尔的政治生涯,绝不允许个人感情影响政治判断,才是默克尔最大的人格特质 。她把最重要的人生导师踢出政党,和恶语相加的特朗普耐心交谈,所基于的逻辑其实并无两样 。
正是由于有自己坚定的政治判断,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和代价,默克尔给了她的同胞和各国政要足够的安全感 。很多人批判默克尔,但无法找到比默克尔更合理的政策,也清楚默克尔不会拒绝与能提出解决办法的人沟通 。到最后,哪怕是异见者,也会对默克尔给予某种程度的信任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