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也要有所不为

参加体育锻炼是为了健身,可健身的项目选择及强度应因人而异,如果张冠李戴,非但不会强身,反而会伤身 。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医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王安利教授指出,很多人锻炼是盲目的,尤其是一些患有某些疾病的人,必须要遵循科学的规律,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健身的效果 。现在晨练的人中,很大一部分是老年人,很多老年人想知道究竟什么样的健身项目最好 。其实,对老年人来说,运动中心率的控制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掌握好心率,长期坚持,一般都能达到强身的目的,选择何种运动项目并不是太重要 。正常范围的心率用简单的公式来表述就是220减年龄,然后再乘以一个百分比,这个百分比应该在60%~80%之间 。以上计算出的数值即为运动时应掌握的每分钟心跳速度范围,其中80%为最高限,通常建议老年人保持在75%以内为最好 。另外,测试运动心跳速度应在进行较大量运动10~20分钟后进行 。总之,老年人不应追求大运动量,也不需要运动时间过长,过于疲劳对身体没好处 。

健身也要有所不为

文章插图
王教授说,现在有这样一个现象:健康的人想不到锻炼,总是要等到得了病之后才意识到,于是想争分夺秒地通过锻炼找回健康 。可事物的发展有一个过程,锻炼身体也是这样,想速成是不可能的,就像当初患病一样,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比如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高血压患者来说,运动项目的选择就显得很重要,应力求和缓,万万不能激烈,也不要与其他同龄人攀比 。慢跑、步行、打太极拳等舒缓运动更适合,由于慢跑的运动量比散步大,因此更适合症状较轻的患者 。另外还需要提醒的是,这些患者在锻炼结束时,还应该做一些放松活动,不要立即停止,否则对身体不利 。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适当的体育锻炼能促进新陈代谢,对缓解病情有益,但锻炼时也应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可选择诸如散步、慢跑、广播体操、太极拳、爬楼梯、骑自行车、游泳等非剧烈或非对抗性的运动 。运动时间的掌握也极为重要,否则达不到降血糖的目的,甚至还会使病情加重 。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半小时左右,降血糖的作用最佳,而如果运动时间超过40分钟,虽然血糖可以降低,但血中脂肪增加,会加重病情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