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秋季健康知识 盘点秋季锻炼的十大法则( 三 )


秋季锻炼和其他季节锻炼一样 , 运动量应由小到大 , 循序渐进 。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 , 微微出汗 , 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 , 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 。相反 , 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 , 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 , 那么您的运动量可能过大了 , 下一次运动时一定要减少运动量 。
从中医理论讲 , 秋天又是一个人体的精气都处于收敛内养的阶段 , 所以运动也应顺应这一原则 , 即运动量不宜过大 , 切勿搞得大汗淋漓 , 以防出汗过多造成阳气耗损 。运动宜选择轻松平
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适时有度、循序渐进的进行 。当周身微热 , 尚未出汗时就可以停止 , 以保证阴精的内敛 , 不使阳气外耗 。
锻炼法则五:运动保护 , 预防损伤
由于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开始下降的环境中容易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 , 关节生理活动度减小 , 因而极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的运动损伤 。因此 , 每次运动中也要注意运动的方法 , 除了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外 , 运动的幅度、强度都要重视 , 不要勉强自己做一些较高难度的动作 。
中老年人的锻炼要“留有余地” 。现在一些中老年人为了锻炼每天都去爬山 , 精神固然可嘉 , 但你是否考虑过自己身体能不能经受这样的考验呢?老人光靠自我感觉良好有时是非常危险的 。老人在拉伸胳膊和腿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 免得出现拉伤 。另外 , 中老年人不太适合参加竞技类的运动 。中老年人和年轻人相比 , 对某些具有报警性质的症状感觉不大明显 , 还有些中老年人“童心未泯” , 比赛的时候争强好胜 , 计较输赢 , 弄不好就会引起心绞痛或者骨折等意外 。因此 , 大多数中老年人宜进行比较柔和的活动项目 , 即使参加比赛 , 也不要把输赢看得太重 , 量力而行 , 不要去“拼命” , 像接不到的球不要硬接 , 跑不完的长路就不要再跑 。
健身运动应结合每个人自己的健康状况来合理安排 , 每一种运动都会消耗一部分能量 , 产生各种代谢产物 , 并打破身体内原有的平衡状态 , 因此 , 恢复过程实际是运动的一部分 , 只有通过适当的休息、补充营养和理疗等方式使机体重新恢复和建立新的平衡 , 整个身体才能保持健康的状态 。如果不经过充分休息就再次进行剧烈的运动 , 机体的负担会进一步加重 , 使代谢产物堆积 , 机体内的平衡严重失控 , 如果不能通过必要的医疗手段予以纠正 , 就会向疾病方向发展 。不但达不到健身的目的 , 而且导致健康的损害 。
另外 , 秋冬季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会明显提高 , 本身有高血压的病人秋冬之交时血压往往要较夏季增高20毫米汞柱 , 因此容易造成冠状动脉循环的障碍 。所以锻炼前最好能在晨起时喝杯白开水 , 以冲淡血液 。运动方式更要选择舒缓的 , 免得在锻炼中发生意外 。
锻炼法则六:晨起锻炼不能空腹
有的人习惯早上起床就先去锻炼 , 练完再吃早饭 , 这样对身体不太好 。因为运动时身体会消耗大量的能量 , 经过一夜的消化和新陈代谢 , 前一天晚上吃的东西已经消化殆尽 , 身体中基本没有可供消耗的能量了 , 如果还在腹中空空、饥肠辘辘时锻炼 , 很容易发生低血糖 。对老年人来说更为严重 。所以起床后运动前应该适当喝些糖水或吃点水果“垫一垫” , 这样让身体得到一些启动的能量 , 会更有利于健康 。运动结束后 , 可以休息20到30分钟 , 使心肺功能恢复稳定状态 , 同时胃肠系统有适当的准备 , 然后开始进食 。


以上关于本文的内容,仅作参考!温馨提示:如遇健康、疾病相关的问题,请您及时就医或请专业人士给予相关指导!

「四川龙网」www.sichuanlong.com小编还为您精选了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